感统失调患儿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心理负担,也影响儿童正常身心发育,因此除了感统训练外,家长要做好对孩子的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家庭训练
1. 心理护理
患有感统失调的儿童,多与其他孩子关系不好,因而易产生孤独感。对此,家长应给予心理上的关怀,指导其与其他伙伴多接触、多交流。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孩子,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了解真实情况。患儿多伴有学习困难,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家长不要在别人面前说孩子,而是要多鼓励、帮助孩子,教会他们一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给予孩子心理支持,树立自信心。从小事做起,耐心帮助其建立自理能力,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加强与儿童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儿童喜好的游戏活动,使其郁积已久的紧张、攻击、挫折、恐怖、不满等消极情绪得到充分表达,使其逐步学会如何控制和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一旦不良情绪被宣泄,儿童就有了充分发现自我的良好心境,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2. 家庭训练
① 触觉方面
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依赖于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安定的有效方法,父母用均匀的力度轻轻拍打孩子的手或背部,可增加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
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不要总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和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或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
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毛绒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的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当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以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然后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多玩泥土,玩水,玩沙,家长可陪孩子玩抓痒游戏,梳头游戏等。
② 前庭平衡方面
多做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如果孩子前庭过于敏感,容易出现头晕等反应,但家长仍应让他们参与上述活动,但要适度,要加强保护,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对于前庭迟钝,长久旋转而不觉头晕的孩子,可在活动时加大力度,以刺激前庭的发展。
③ 肌肉关节运动方面
重视孩子的运动。孩子玩弄或舔咬自己的手、脚,摔东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从事有益的活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事后收拾麻烦,或怕孩子碰伤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动,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使孩子得到充分的活动。
可让孩子锻炼走、跑、跳、爬等,还可以让孩子学习练跳绳、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等。
球类运动对孩子的肌肉协调性、灵活性都很有帮助,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教他拍皮球,并且是左右手拍。其他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教孩子。
④ 精细动作方面
婴幼儿期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
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拆、装组合玩具。
在上小学前,家长应让孩子有许多涂鸦、剪贴、捏泥巴和粘土、握笔的机会。家长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系鞋带,扣扣子,自己收拾书包,做简单家务等,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⑤ 视知觉方面
丰富婴儿期的视觉刺激,用鲜艳的色彩去引起孩子的注意,以强化记忆和视觉统合。
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
家长可以陪儿童玩传球游戏,既锻炼孩子视觉,又锻炼孩子注意力。
⑥ 听知觉方面
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锻炼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其听觉的统合能力。
对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消极的做法是,在孩子学习的场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积极的做法是,在有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他们注意倾听,并辨别主题音乐。
对听觉记忆能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等游戏,让他们学习将所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中,然后再将这些知觉印象有条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⑦ 本体方面
家长可多带孩子做滑梯。在床上自由跳跃,多跳蹦蹦床。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有机会发现那些感统失调的孩子。但是我们面对的又是全部的孩子,没有时间为孩子做矫正训练。所以,幼儿园老师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经常沟通,让家长也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感觉统合,争取做到早发现早矫正,早训练早优秀,给孩子的一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于我们】
广州市启鸣职业培训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与您分享育儿资讯,关注幼儿园的发展,探讨幼教发展机遇,提升园长、教师们的各方面能力,丰富您的教学资源,在您从事幼教的行业道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诚邀您融入启鸣教育,专注职业发展, 传播专业技能!
招生管理办公室:
总校:020-38915616,13889902008(微信),
qq:1754785326 邓银珠老师
分校:020-85526956,13889902099(微信),
qq:2763894457 梁静琳老师
长按住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本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