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三文化创意园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南皋路129号,面积约64.89亩。 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东郎·塑三文化创意产业园, 是东郎文创旗下运营的第三家创意产业园区。园区位于朝阳 区崔各庄乡南皋路129号(原北京塑料三厂)。临东五环,近机场高速。周边被北京电影博物 馆,草场地艺术区,黑桥艺术区,观复博物馆等多个艺术产业聚集区环抱。园区占地面积约 70亩,建筑面积36000m²。东郎·塑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以市场为导向,商业聚集区、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传媒等 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园区保留了老工业厂房遗留的旧貌,在规划中园区整体呈 现出商业配套区、创作区、展示区、城市书房及城市小剧场等共享服务空间。并利用平台、屋 顶打造公共空间。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文化创意研发企业的集聚区,文化创 意成果的展示窗口,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郎·塑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面向广大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品交易 机构、影视设计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创意工作者或创意机构的聚集地。
艺术是人类之间相互沟通与述说真情的好语言,在这一语境下不分国别,无关长幼。2019年9月3日下午,“跨越大洋·重塑未来——中拉国际艺术展”在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开幕,汇集拉美国际艺术家,国内中青年艺术家与乡村儿童小画家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具温度的艺术展览。本次展览由塑三文化创意园和巴拿马ASA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由尚视维文化、万兴卓方文化传媒承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艾东公益协办。
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邢立平,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主任勾霞,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乔晓军,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陈世旗,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洋,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尹秋生,北京市塑料三厂党委书记管绪、厂长郭喜亮、副厂长刘洁,巴拿马ASA艺术基金会主席王薛彤,隋建国基金会艾东公益项目发起人李艾东,策展人卢征远,参展艺术家康蕾、范学宜、高孝午、张从云、张勇、王鑫焱、牟晚秋,尚视维文化艺术总监梁猛、万兴卓方文化传媒董事长薛红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塑三园区是由北京市塑料三厂转型而来,目前正着力打造塑三文化创意平台,每年举办多项文化艺术活动。此次在塑三文化创意园开幕的“跨越大洋·重塑未来——中拉国际艺术展”是跨越大洋系列艺术展国内展的首展,由ASA基金会艺术总监卢征远担任策展人,ASA策展团队执行策展。
“重塑未来”这一主题,强调对未来的展望和塑造,它不仅呈现中拉之间国际交流的艺术成果,同时也由于艾东公益的加入,强调对儿童未来的塑造与培养;而“重塑”中的“塑”也格外与塑料三厂一语双关,希望以此带动园区的转型升级,激发新的文化活力共同开启未来新的篇章。
北京市塑料三厂厂长郭喜亮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塑三文化创意园是由北京市塑料三厂响应市委、市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政策,按照上级党委对塑三园区具体要求转型而来的,目前已经完成从生产型企业向文化创意型企业的转变。园区的下一步任务是以塑三园区为平台,打造园区品质,丰富园区文化内容。“我们希望以‘跨越大洋·重塑未来——中拉国际艺术展’为契机,使园区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内容。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塑三园区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塑三园区主办单位北京市塑料三厂的上级集团领导,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邢立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拉国际艺术展”是塑三文化创意园与巴拿马ASA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文化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号召,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共同打造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开展的,作为北京市属的国有企业,北京印刷集团和塑三园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愿意携手相关的文化机构,按照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要求,以文化和国际交流为方向,使文化元素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后邢书记代表北京印刷集团公司向各位艺术家和各合作机构表示感谢,并预祝“跨越大洋·重塑未来——中拉国际艺术展”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市塑料三厂党委书记管绪在开幕式上讲到:感谢卢征远先生精心策划这次展览,感谢各位艺术家能将自己的作品带到我们的园区,为正处在转型发展期的塑三文化创意园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作为国有企业,我们不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有义务担负起社会责任。支持和鼓励乡村儿童艺术创作和艺术交流,是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本次艺术展专门设立了“乡村儿童绘画”公益板块,展现边远地区和乡村儿童的绘画作品,感谢ASA基金会和艾东公益,和我们一起让这些孩子实现艺术梦。塑三文化创意园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园区发展不改的奋斗初心和使命担当。
“跨越大洋”系列艺术活动由ASA基金会创始至今已经第15年,在6个海外国家成功举办了十余场艺术展览活动,展出了约300件作品,传播了文化和艺术家的当代思考,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近了国与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如今已经是一个被各界关注和认可的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系列展览。
策展人卢征远先生为展览所写的前言中讲到: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新文化产业转化,提高文化自信和打造美好的人民生活日益彰显重要。塑料三厂在完成历史使命后,积极投入文化产业的转型进程,“塑三文化创意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重塑未来”既是塑料三厂的历史记忆,更是重塑文化艺术的未来蓝图。
巴拿马ASA基金会是一家非盈利的艺术基金会,旨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交流和国际艺术的对话。ASA基金会主席王薛彤女士致辞说:“感谢塑三文化创意园与我们共同主办此次展览,得以展出自2011年以来,在拉美国家重要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和拉美艺术家的作品,落地塑三文化创意园,让广大民众欣赏。感谢艾东公益与我们的合作,把中国乡村儿童作品带到塑三文化创意园,让北京市民捕捉到天真朴实的童趣。之后我们将带着这些作品跨越大洋与拉美儿童进行绘画交流。”
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艾东公益的口号是“用艺术之爱,助力中国未来!”十余年来,艾东公益带领着艺术的志愿者们励志于为乡村少年儿童普及基本的艺术教育,重点是提高乡村儿童的感性能力,提高他们在普通的理科文科知识之外,对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的潜能。开幕式上,艾东公益发起人李艾东女士在致辞特别感谢了塑三文化创意园和巴拿马ASA基金会对艾东公益的支持,让乡村的孩子在北京展示了他们的创作和快乐,圆了孩子们的梦。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康蕾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她表示,“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语言的界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是艺术拉近了我们和拉美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和距离。塑三文化创意园举办的这次跨越大洋的展览非常有意义,希望塑三文化创意园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一个优质的文化交流平台。”
朝阳区老旧工业遗存创意“再生”,老牌国企北京塑料三厂转型升级为文化创意园,这是记者从朝阳区政府了解到的。据悉,今年朝阳区共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36家,自2014年以来朝阳区319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关停退出。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南皋路129号的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前身为北京市塑料三厂,这家工厂也是成立于1961年的老牌国有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塑料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2004年塑料厂停产,开始引进制造加工企业入驻,2007年起调整产业结构转向文化创意产业。
2014年以来,为积极推进工业厂房盘活利用和功能转型,朝阳区先后推动塑三文化创意园区内原有的制造加工企业北京京华虎彩印刷有限公司搬迁至河北省固安县、北京柯莱斯皮合成革有限公司搬迁至河北省保定市,实现了功能疏解和产业协作的“双目标”。经过企业退出和转型升级,原北京市塑料三厂现已形成了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的塑三文创园区,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中文化影视、设计类文化艺术创意类公司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园区立足自主经营,围绕城市总规,继续引入文创类企业,打造更具活力的品牌文化创意园区。
据悉,北京市塑料三厂转型文创园区只是朝阳区通过疏解整治有效提升区域综合环境、营造特色空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朝阳区将东北郊粮油仓库打造成为898创新空间园区、北京齿轮厂区转型为齿轮场品牌创业文化园;将台乡占地4.3万平方米的大型娱乐设备制造企业实宝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河北省乐亭和冀州两地,腾退土地现已用于绿化建设;豆各庄乡连片疏解退出石材加工、小型制造类企业约30多家,有效助力马家湾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居民绿色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14年以来,朝阳区通过拆除腾退、转移外迁、转型升级,共完成319家一般制造业企业退出工作。同时,着力加强产业疏解后腾退空间利用,依托老旧厂房资源聚集优势,纵深推进“腾笼换鸟”“退低引高”,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和谐宜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朝阳区进一步聚焦农村地区机械加工制造、印刷、服装加工等领域,大力腾退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共完成36家企业的退出工作,完成全年计划的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