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和铅的再利用对于节约铅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产生新的污染源,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今年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就此事提交提案,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顿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再生铅行业势在必行。
该提案指出:截至1997年,我国已查明的铅资源矿区数为732处,已探明的铅保存储量为3475.77万吨。矿体品位高、开采条件好的矿山已大量开采,如凡口、水口山、大厂和白银等。其他的一些矿点因品位低、开采技术复杂、交通不便、投资成本高,尚未开采。几年来矿生原生铅产量增长缓慢,可能出现铅资源枯竭的现象。
随着汽车、通讯、电力、铁路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用、摩托车用、电动车用、铁道用、**用、固定用、牵引用、储能用和应急不间断电源用铅酸蓄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年耗铅35~40万吨。铅酸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更新,目前,每年产生各类废旧铅酸蓄电池约5000~6000万只,重量约30万吨。随着新电池需求的增长,废旧铅酸蓄电池数量也必然增长。
废旧铅酸蓄电池、铅渣和铅泥等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原国家经贸委等4部委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再生铅加工业,再生铅年产量一直在千吨徘徊。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和铅价的提高,1990年再生铅产量上升为2.82万吨,1997年达到12.37万吨。但是,我国再生铅企业数量多达近300家,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仅几十吨至千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转运、贮存、处置、处理和加工再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
1、铅回收率低。回收率一般为80~85%,比国外一般水平低5~10%以上。每年大约1万吨以上的铅在熔炼再生过程中丧失。
2、能耗高。一般水平为500~600公斤标煤/吨铅,而国外的一般水平为150~200公斤标煤/吨铅。
3、回收渠道混乱,无环保制度。我国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有蓄电池销售商、废旧物资部门、个体和再生铅加工企业等。他们随意拆解、倾倒稀硫酸。国外有的是政府支持的回收组织或蓄电池制造商的销售网络等,政府规定回收商不准随意拆解,环保法规健全。
4、污染严重。由于技术落后,熔炼加工过程中排放的铅蒸气、铅尘、二氧化硫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几十倍。如以每年处理3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计算,每年向大气排放铅、锑1.8万吨,二氧化硫1.05万吨,排放污水168万立方米,产生含铅渣量达6万吨,其中含有铅金属6000吨、锑2000吨、砷600吨。铅污染使再生企业工人铅中毒,并殃及附近居民、儿童。
在欧美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蓄电池制造厂商通过其销售渠道回收;二是废料商收集;三是政府支持建立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组织。具体做法有3种方式:一是以旧换新;二是抵押金制度;三是征收环保税。
国外先进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和设备,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破碎分选系统,将蓄电池的壳体———塑料或硬橡胶,铅———极棚、极柱、汇流排的铅合金,隔板———PVC或PE、微孔硬橡胶、玻璃纤维等,稀硫酸、铅膏(硫酸铅、氧化铅)分选,合金铅经熔炼、精练为精铅,铅膏经脱硫处理后再熔炼、精炼为精铅,铅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
为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防止铅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程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专家建议:
1、建立完善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渠道。从事铅酸蓄电池销售,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铁路客车、沿海内河船舶、电讯电源设备等修理和拆解的单位,是法定的以旧换新的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单位。上述单位和其他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组织,不得自行解体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准将稀硫酸(电解液)倒入下水道、河道和土壤中;不准露天堆放,以防雨水冲刷使铅酸等有害物质流入水体和土壤。
2、加强转运管理。废旧铅酸蓄电池转运时,必须正置,并拧紧排气栓(液孔栓),且有防雨措施,以防稀硫酸外溢和洒落。提倡并推广使用托盘包装运输。
3、对再生铅加工企业实施许可证制。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再生铅加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应要求企业规模在年产再生铅1万吨以上;加工过程应有完善的环保设施和有效的措施;铅尘、烟气、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生产人员应享受劳保用品和保健费,并定期体检,企业负责治疗铅中毒人员。凡规模以下和污染物排放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一律关闭。
4、鼓励再生铅加工企业展开跨地区联合、兼并、资产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凡经实施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规模扩大20~30%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5、鼓励投资建设年加工处理5万吨以上废旧铅酸蓄电池、采用或引进无污染再生铅加工技术和设备,选址合理的再生铅加工企业。经政府审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减免所得税,以增强规模化先进企业的示范作用,促进再生铅加工业的集中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