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10:15:22 来源: 青岛日报
大夫台刚与司机申国强、护士江如娇、担架工张立元和刘泽海是固定搭档,他们五人组合是市120急救中心驻海慈医院的“救命小分队”。常年四班倒的台刚小组元宵节这天正好值夜班。2月11日(正月十五)17点,是他们接班的时间,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下班,元宵节的夜晚,漫长的15个半小时,一忙起来倒也不觉得长。
11日17点多,大家刚刚接班,警报突然响起来,记者听来有些紧张,但对五人小组来说,却是司空见惯。“家住顺兴路的一位老人可能是突发脑血栓,请马上前去救治。”警报响起那一刻,除了接电话的人,其他几人都迅速收拾设备、行装向急救车奔去。从接电话到车行上路,时间不到两分钟。
家住顺兴路的李大爷今年79岁,由于他突发脑血管意外,家人拨打了“120”。迅速到达现场后,台刚给老人做了简单处理,并把患者按家人要求送去了市立东院。救护车行驶在路上,鞭炮声已经零星地响起,但在救护车上的每个人心思都不在过节上。他们只想第一时间把患者安全送到医院,确保患者平安。
18点多,台刚与同组成员回到海慈医院,并在医院食堂打了晚饭回到值班室,吃着他们鸡年元宵节的晚餐。“今天还算不错,这个时间段没有病号,经常是接班时要派车,回来以后食堂就没饭了。”
小小的值班室比较简陋,桌子椅子折叠沙发,电话衣柜电视暖瓶,这几乎是值班室里全部的家当,而电视机就是在不出车时唯一能陪伴台刚他们放松一下的东西。
吃完元宵节晚餐,台刚、申国强在看电视,江如娇、张立元和刘泽海各自借着不出车的空当休息。
屋外,火树银花不夜天;屋内,清冷孤寂责任重。“夜班整体出车比白班多,而且前半夜比后半夜要忙一些,基本上一小时平均出车将近两次,过了半夜12点,出车的频率会变少,我们能在两次出车的空当抽空睡上一两个小时。”台刚说,“急救工作是在和死神赛跑,再困再累,听到警报,我们也会立即投入工作。”这是使命和责任使然。
19点29分,警报再次响起:“家住利津路的刘女士突发脑血管意外,请马上出车!”19点31分,120急救车呼啸着从海慈医院驶出;19点55分,在把患者送入市立西院后,台刚一组人回到海慈医院,继续待命。整个夜班中,台刚一组人共出车11次,其中包括诊治处理脑血管意外、头皮外伤、心源性猝死、癫痫、头晕等疾病,还为两位市民离世出具了相关证明……
台刚班组五个人只是青岛所有急救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年复一年四班倒,没有正常双休、节假日,除夕、元宵节等市民举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如此。“我们奔跑在抢救生命的路上,在岗的分分秒秒都在面对生与死,同时也面对着家与业的选择。”台刚言语中带着凝重,“不管医生、司机还是担架工,我们都会全力以赴,这种工作状态始于对职业的忠诚,源于对生命的尊重。”(记者 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