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技术推广——
新一代万吨级聚羧酸减水剂整套技术合作项目
该技术项目是由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华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最新研发设计的将生产设备、能源系统、合成工艺、复配应用技术、人员培训、项目策划整体打包的新一代绿色环保、低投入高回报型聚羧酸减水剂技术合作项目,可广泛应用于需自建减水剂生产线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复配厂等领域,旨在为合作方提供零技术门槛、低投资风险、高度定制化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与传统工艺的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线相比,本项目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5大技术优势:
①低 投 入:项目合作方前期只需投入相当于传统工艺50%的设备购置费用,并提供约400平米的生产场地,即可拥有一条年产万吨以上的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线;
②高 产 能:传统工艺下年产万吨生产线所需劳动力约为20人,本项目中则仅需2-4名操作工,日常运行和维护简便、经济;
③绿色环保:淘汰传统锅炉供热系统,改用太阳能为主的光电供热系统,全封闭式生产,低能耗,零排放;
④高精度与高稳定性:采取新一代全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低温合成、双搅拌系统等高端技术工艺,实现精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废品率大幅降低;
⑤高 性 能:采取最先进配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适应性佳,材料成本低,性价比高。
同时,项目将依托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合作方提供全程技术支撑——从合成工艺和复配、应用技术的提供,到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紧跟行业趋势,通过持续的核心技术研发(如母体多元化研究)不断优化材料体系,实现产品的及时升级换代。
本项目市场容量大,项目合作方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即可收回全部前期投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2-1:4!同时,本项目还可根据合作方实际需求,为其定制年产3000T、6000T、12000T、24000T等不同系列化的技术合作方案,供合作方自行选择应用。
附: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11年国家科技部在硅酸盐建筑材料领域唯一批准新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2000年教育部批准该校建设的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实验室在39个工程与材料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排名第一。该实验室以构建低环境负荷硅酸盐建材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目标,围绕多相、多组分硅酸盐体系高温非平衡态热力学与动力学、硅酸盐建材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协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硅酸盐建材的服役行为与可循环设计理论等三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和应用基础研究。该实验室是在国内享有盛誉、集科研/产品开发于一体、具有建材行业学科优势与经营活力的科研基地,拥有颇具规模的科研中试基地、新产品生产厂及多个科研所、室、信息中心。近年来完成或正在承担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创新基金,对于新型建筑材料基础理论与相关技术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