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闽台两地的东石镇乡亲齐聚我市、共闹元宵。
在热闹的踩街中,闽台数宫灯活动拉开序幕。踩街队伍簇拥着来自台湾的四对花灯,缓缓地向数宫灯活动的场所嘉应庙走去。
现场:邹旭 这是一个属于闽南本地特有的民间曲艺活动,它也是今天的开路鼓。在队伍当中,有一个方阵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来自台湾布袋港和鹿港等几个地区40几名台湾乡亲组成的方阵,他们身穿着统一的长褂,头戴着毡帽,给我们带来了一股非常浓重的古韵古风。
(现场:邹旭)踩街队伍进入到嘉应庙之后,马上要进行的一项活动就是“春祭”。那么现在工作人员正在布置现场,等下,闽台两地的乡亲将在这里共同祭祖祭天,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庄重的“春祭”仪式开始了,一叩首一鞠躬,每一个动作,每一声音调,彰显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闽台经济开发委员会委员、台湾嘉应庙名誉董事长 蔡武璋)主要是祭拜三公爷,请求他来保佑国泰平安风调雨顺。
现场:邹旭“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这里的“闽中”指的就是泉州。而在泉州呢,晋江东石的“数宫灯”活动当属其中的一绝。被称为“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那么等一下呢,今天的重头戏“数宫灯”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可以看到,嘉应庙里面已经挤满了前来数宫灯的群众,来自台湾的40多名台湾同胞即将跟我们晋江的乡亲一起来,通过细数这一盏盏宫灯,共叙两岸的乡情。
晚上九点,数宫灯活动正式开始。嘉应庙里的灯都是每年的新婚夫妇挂进来的,今年庙里共收到本镇居民的37对花灯,比去年的29对多8对。
同期声:晋江东石嘉应庙董事会副董事长 蔡永平)今年(台湾)总共有送过来的有这四对灯,四对宫灯。加上我们当地这边的有37对新人结婚,她每一对新人结婚都有一对灯送到这边,那我们等下可以重新数一下。
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宫灯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元宵气氛。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很高兴,每人手里都提着灯笼,形状各异。大人们也没闲着,数灯、赏灯、博灯、祈福,尽情享受这一年一度的“东石式”狂欢。
同期声:赏灯群众)喜庆热闹,一个是传统文化。让小孩子从小都来,像这些小孩子都是家长从小带过来嘛,就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现场:邹旭)那么据了解,泉州灯俗始于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泉州开始建城,就有上元花灯活动。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就是“出丁”,寓意人丁兴旺。泉州元宵灯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赏灯)、点灯、游灯、灯会,古代还有抢灯,都含有吉祥之意。
尽管数宫灯的习俗早就有,但海峡两岸东石人共数一宫灯的活动从三年前才开始,去年,这项活动更是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见证了晋台两地的历史渊源,也为两岸同胞增进交流拓宽了渠道。
同期声:闽台经济开发委员会委员、台湾嘉应庙名誉董事长 蔡武璋)我们希望通过这两个会、一个数宫灯的活动,能够建立起一个长期性的平台,让两岸的同胞能够不断在这种平台上作一个文化上的交流活动,从这种文化上的交流过程,产生两岸同胞的感情,//促进两岸手牵手、心连心,和平安全地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上、文化上,通过这种平台能够有所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