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223-1HF22-0XA8功能参数
在工业控制中,某些输入量(如压力、温度、流量、转速等)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某些执行机构(如伺服电动机、调节阀、记录仪等)要求PLC输出模拟信号,而PLC的CPU只能处理数字量。模拟量首先被传感器和变送器转换为标准的电流或电压,如4~20mA,1~5V,0~10V,PLC用A/D转换器将它们转换成数字量。这些数字量可能是二进制的,也可能是十进制的,带正负号的电流或电压在A/D转换后一般用二进制补码表示。
D/A转换器将PLC的数字输出量转换为模拟电压或电流,再去控制执行机构。模拟量I/O模块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A/D转换(模拟量输入)和D/A转换(模拟量输出)。
例如在炉温控制系统中,炉温用热电偶检测,温度变送器将热电偶提供的几十毫伏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电流(如4~20mA)或标准电压(如l~5V)信号后送给模拟量输入模块,经A/D转换后得到与温度成比例的数字量,CPU将它与温度设定值比较,并按某种控制规律(如PID)对二者的差值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数字量)送给模拟量输出模块,经D/A转换后变为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用来调节控制天然气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实现对温度的闭环控制。
有的PLC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或热电阻)与它们直接相连,省去了温度变送器。
大中型PLC可以配置成百上千个模拟量通道;它们的D/A,A/D转换器一般是12位的。模拟量I/O模块的输入、输出信号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可以是单极性的,如0~5V,0~10V,1~5V,4~20ms,也可以是双极性的,如 50mV,±5V,±10V和±20mA,模块一般可以输入多种量程的电流或电压。
A/D,D/A转换器的二进制位数反映了它们的分辨率,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例如8位A/D转换器的分辨率为2-8=0.38%;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转换时
将继电器控制电路直接转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PLC的外部硬件接线图和梯形图。
特点:一般不需要更改控制面板,保持系统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员不用改变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
例:用继电器控制线路移植法设计某摇臂钻床的PLC外部硬件接线图和梯形图。
摇臂钻床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主轴电动机一一接触器KM1控制;
摇臂升降电动机一一接触器KM2, KM3控制;
松开、夹紧(立拄、主轴箱)电动机一一KM4, KM5控制
继电器电路图
一、基本方法和步骤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3、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的元件号。
4、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画出梯形图。
二、设计注意事项
1、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
2、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3、分离交织在一起的电路
设计梯形图时以线圈为单位,分别考虑继电器电路图中每个线圈受到那些触点和电路的控制,然后画出相应的等效梯形图电路。
4、常闭触点提供的输入信号的处理
设计输入电路时,应尽量采用常开触点,如果只能用常闭触点,梯形图中对应触点的常开/常闭类型应与继电器电路相反。
5、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的处理
对于有瞬动触点的时间继电器,可以在梯形图中对应的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辅助继电器,后者的触点相当于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
6、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的处理
用通电后延时的定时器来实现断电延时功能。
7、外部联锁电路的设计
在梯形图中设置对应的输出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的常闭触点组成的软件互锁外,还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
热继电器过载信号的处理
1)自动复位型热继电器,其触点提供的过载信号必须通过输入电路提供给PLC,用梯形图实现过载保护;
2)手动复位型热继电器,其常闭触点可以在PLC的输出电路中与控制电机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9、尽量减少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10、注意PLC输出模块的驱动能力能否满足外部负载的要求。
PLC一般只能驱动额定电压在AC220V以下的负载线圈电压为380V的,应将线圈换成220V的,或者在PLC如果系统原来的交流接触器的外部设置中间继电器。
电气控制原理图是根据所要达到的控制过程需要的控制信号和被控制设备及控制要求绘制出来的,因此,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首先要分析控制过程和控制要求,然后按一定的步骤来完成。设计PLC的电气控制原理图,首先要了解输入输出信号的性质和相关要求,然后再根据所选用的PLC来合理地安排输入输出地址,后才能完成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1)输入/输出点数
根据要实现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控制要求理清有哪些输入量,需要控制哪些对象,输入量的个数即所需要的输入点数,需要控制的对象所需要的信号数即所需要的输出点数。
2)PLC的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是根据控制要求中需要的输入信号和所要控制的设备来确定PLC的各输入输出端子分别对应哪些输入输出信号或设备所列出的表。如表1所示为PLC控制的四路抢答器的I/O地址分配表。
表1 控制四路抢答器的PLC I/O地址分配表
输 入 | 输 出 | ||||
序号 | 说明 | 地址编号 | 序号 | 说明 | 地址编号 |
1 | 抢答按钮1 | X0 | 1 | 蜂鸣器 | Y0 |
2 | 抢答按钮2 | X1 | 2 | 组指示灯 | Y1 |
3 | 抢答按钮3 | X2 | 3 | 第二组指示灯 | Y2 |
4 | 抢答按钮4 | X3 | 4 | 第三组指示灯 | Y3 |
5 | 复位按钮 | X4 | 5 | 第四组指示灯 | Y4 |
6 | 开始按钮 | X5 | 6 |
I/O地址分配表一般要根据输入输出信号的信息和相关要求及所选用的PLC型号来进行分配,关于输出信号,需要了解所控制的设备的电源电压和工作电流,然后按照所需电源的不同进行分组。如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中所用的PLC为FX2N-48MR型,它的输出分为五组,其中有四组是四个输出端共用一个COM端,有一组是八个输出端共用一个COM端。
3)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要求
在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时,首先要求整体布局合理,一般是左边为输入回路,右边为输出回路,或者下边为输入回路,上边为输出回路,主要控制元件位于中间位置;其次要求所画原理图正确;再次所用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对所用元件进行标注和说明,并对所有连线进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