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223-1BL22-0XA8库存现货
新钢铁合金厂3#高炉是容积为300m3的锰铁炉。控制系统由德维森公司的ATCS PPC22和工业微机组成。在该系统中,所有输出(除模拟屏部分状态显示外)都采用中间继电器隔离,强、弱电分开,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上位机与PLC之间采用串行通信完成数据交换,
通信协议为MODBUS通信协议,通信速率为2.5M bps。在该系统设计中,采用灵活的手动/自动切换功能。系统选用以下模板:电源模板,CPU模板,模拟量输入模板,开关量输入模板,开关量输出模板。编程软件采用BUTTERFLYFLY。上位机采用研华工控机,内存容量为128MB,硬盘容量为10GB,软件采用FIX监控软件。 系统图如下:
1 、PLC功能
对上料系统设备进行自动顺序控制。
根据配料制度自动选择料仓称量备料。
根据4个称量料斗的称量值对各种不同的矿种进行自动称量补正。
模拟屏显示批次、车次、振动筛及给料机状态、料车位置、各皮带状态、附加焦状态、
4个称量斗的空/满信号和闸门状态等,模拟屏上还配有时钟,可以显示和修改时间。
对上料系统设备进行检测,对大/小料钟、料车、闸门等进行故障报警。
2 、上位机功能
显示各种现场设备状态和各种工艺参数,对配料制度进行参数修改及对各种不同的矿种 进行称重重量和矿种的设定。可在任何时候修改料单输入,10个批次和车次的设定空间,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配料制度要求。可以选择多达15种不同的矿种,任意装在18个料仓中。
完成自动零点变料制和料批小循环功能。
画面功能:
(1)监视画面
主要显示高炉上料时的各种实时数据和现场设备状态,例如:东/西矿称量值、东/西焦炭称量值、东/西矿皮带状态、东/西返矿皮带状态、东/西焦碎焦皮带状态、18个料仓振动筛状态、4个称量斗空/满状态、大/小钟状态、均压阀和放散阀状态及布料器状态等;显示批次及车次、料车位置、探尺位置;显示各种报警信息,例如,缺料报警、超料报警、存料报警、电子秤报警、大小钟报警、皮带报警、闸门报警、料车报警、以便能指导操作人员顺利操作。
(2)设定值画面
完成料单设定功能,同时可进行料批间自由组合,小料批循环备料功能;可完成零点自动变料操作及手动/自动切换功能,并将料单传送到PLC进行备料、上料操作。
(3)料单设定画面
完成15种矿及焦炭加入量的设定,并显示目前18个料仓中实际所装的矿种。设定值为每车所装料种重量,操作人员根据现有18个料仓中实际矿种输入每种料设定值,并将数据传递到PLC中。
(4)料种设定画面
完成15种矿与18个料仓的对应关系。操作人员输入每种矿种的代码,自动转换为实际矿种并显示出来。
(5)报警画面
显示处于报警状态的控制点。与3#高炉以往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系统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人机对话方便直观、排料简单、上料速度快;称量补偿准确,称量补偿误差小于1%;软件修改方便;监视系统完善、报警功能齐全;炉矿稳定,明显**了高炉的利用系数。
自动化系统方案
根据工艺上工作区的划分,系统控制划分了五个站,其中四个站分别对应于进水泵站、鼓风机房站、污泥区站、离心机房站,另外在加上一个中央监控站。
在控制方案中采用了TECHWAYSON PPC31 + ETHERNET + SCADA的结构, 共有5个PLC 控制器 、2个上位PC监控站,具体分配是:
进水泵站 (INLETWATER STATION): PPC31 PLC× 1
鼓风机站(BLOWERS STATION): PPC31 PLC× 1
污泥站(SLUDGE STATION): PPC31 PLC× 1
离心机站(CENTRIFUGE): PPC31 PLC× 1
中控站(CENTRIAL CONTROL): SCADA PC× 2
模拟屏(MIMIC PENAL): PPC31 PLC× 1
在本系统中每个PLC控制站都连在厂区PLC以太网上,不仅可以控制各自分站的运行,而且可在经由网络访问其他PLC控制站。中控室配有二台上位监控机,他们能同时控制所有四个就地PLC控制站,向它们发送命令。这两个上位监控计算机互为功能备用。这就是说这两个监控站中如果有一个发生故障,另外的一个监控站还能监控全厂生产和各个设备的状况,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中所有设备的电源均由UPS提供,每个仪表的电源都由开关控制,能独立开关。保证了系统安全性,和调试的方便性。
整个系统采用以太网网络,运行TCP/IP协议。ETHERNET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开放型网络通讯方式。
一、项目背景
原有大用户供水管网隶属于自来水厂,该网拥有多个监测点,目前都已经安装了**计量仪表、压力表。现拟采用无线方式将现场**数据及其他安全生产必要的数据采集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同时利用手机短信息的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和报警功能。
二、系统概述
系统采用威控科技RTU-2600智能无线远程测控终端作为监控系统硬件核心,采用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和VB.Net, ASP.Net开发的基于web enable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水计量的信息化和web发布的功能。系统实现了远程**计量,实时监控监测点的瞬时**、温度、压力和累计**,根据远程返回的数据工作人员不到现场也可以监测大用户用水的情况,并对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及温度不稳定,漏水、偷水等)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系统设计如下:
根据项目需求情况整个系统被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现场数据采集装置,实时将现场**、压力(如有其他工作参量需要采集需另配相应传感装置)等数据采集到智能监控终端内,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实现采集点现场的自动报警,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二部分是上位机监测中心,它实现对数据的接收、存储、显示以及曲线显示、报表打印输出等信息管理工作和进行特殊情况的监控中心预警,其web发布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IE访问实时和历史数据;后一部分是将检测的**等数据以手机短信息的方式直接发送到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上,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够了解到现场的情况。
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GPRS/CDMA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现场**计量仪表和压力表可以通过RS-485接口,也可以通过模拟量接口和威控科技智能无线测控终端RTU-2600相连接。数据采集到RTU-2600中后,经过数据打包,再利用无线通讯的方式(GPRS/CDMA)发送到远端的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监控中心服务器装有服务器端软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显示。出于对信息安全、科学管理的需要,给有数据访问需求的部门或人员配置访问数据的不同用户名和权限,用户通过IE实时查看并配置监测到的现场数据。另一方面,现场检测的数据通过RTU-2600内部的程序设定可以直接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上,通过这种主动的方式实现随时随地汇报现场信息。
三、系统结构图:
四、大用户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现场数据采集传输硬件
(1)RTU-2600无线远程测控终端
RTU-2600可编程远程测控终端将采集、控制、通讯三种功能合为一体,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它是整个系统的前端核心。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开关量和模拟量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数据,并通过自身所配备的GPRS/CDMA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发送至远端监控中心。由于此智能终端提供了方便的二次开发C语言平台,可以开发各种复杂的算法并且可与组态软件的无缝连接。我们通过智能终端内部的编程可以将传感器或智能仪表传输上来的数据进行一些处理再发送至远端管理中心,并且实现间歇性数据传输,降低数据传输的**资费。
智能仪表可以通过RS-485接口或者模拟量接口直接和RTU-2600进行通讯。
(2)现场数据显示、操作终端---HMI-3800
3.8寸蓝底黄字醒目液晶屏幕显示,面板上12个操作按键。其作用为方便水厂管理人员或者大用户工作人员在现场对设备进行一些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包括数据传输间隔、查询当前和累计的**以及压力等等。
(3)现场蜂鸣告警装置
如现场出现特殊情况,RTU-2600通过开关量接口控制蜂鸣器的起停,在现场闪烁指示灯并发出声音提示管理人员注意。
(4)密封电器箱
(5)电源
负责给现场监控系统供电。
五、大用户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的功能
监控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二部分:监控中心(MCC)、本地站(LCM)。监控中心(MCC)相对于管理站,本地站(LCM)相对于计量站。监控中心(MCC)与本地站(LCM)之间采用GPRS/CDMA无线组网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1、监控中心(MCC)的主要功能:
系统登陆
提供登陆界面,用户以不同身份登陆,访问权限内的界面和数据。
系统登陆
操作员管理
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浏览所有用户。
操作员管理
档案管理
管理现场的区域档案、终端档案、计量点档案以及设置抄表计划。
配置档案
全网监视
在线监视全网运行工况和具体参数,数据与现场保持同步,并用数字、趋势图、表格、棒图等方式显示数据。
GIS界面
数据查询
直方图
报警
对各类故障、事故、参数超限提供报警。
数据存储
对实时数据、报警信息进行存储,数据每隔5分钟存入历史数据库,可随时调用、检索、查询、打印以供分析参考。
报表打印
可打印班、日、月、年生产报表、运行趋势图。
报表处理
2、本地站(LCM)的主要功能
LCM是自主的、功能完善的智能单元,是由RTU-2600智能远程测控终端和现场显示设备、数据采集传感器及仪表组成,这些单元安装在不同类型的计量站内。
LCM的功能如下:
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累计计算。可对温度、压力、**、热负荷变化等参数实现就地监视控制。
独立完成本地调节,闭环监控。
独立完成开环控制,联锁控制。
配备必要的软硬件及人机接口,可现场设定、修改参数,可以大限度地提计量站的自控水平。
设置各种报警参数、报警处理及报警确认。
数据上传监控中心计算机并接受监控中心计算机指令,完成控制任务。
通过GSM短信息的方式向管理人员主动汇报现场实时**,达到真正的无人职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