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物流业相关的热词提及频率高达156次,为行业发展绘就了蓝图。
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病毒变化和防疫形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果断应对、及时调控,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我国经济展现出坚强韧性。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GDP的增长,反映出经济发展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强弱。2022年,面临**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今年5%左右的增长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韧性,更是体现了应对考验的中国智慧。
过去五年,我国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疫情发生前,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推动消费尽快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5.8%提高到27.2%。
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坚持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坚持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增强发展韧性和扩大回旋余地。
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稳住经济大盘,国内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过去五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把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中国制造的品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优化供给侧结构、带动需求扩大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产业链供应链仍不完善,某些关键节点和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必须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技术封锁现象加剧明显,因此我们要发挥自身的内生比较优势,集中关键力量进行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补齐我国重点产业链发展短板。
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促进经济流通、优化产业空间、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意义重大,对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