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这类建筑,在装修设计上,一般会大量使用石材、玻璃等材料,这些材料吸声系数很小。而且现在由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迎来大量民众导致公共空间充斥着导游讲解声、游客交谈声、空调等设备的运转声,噪声混杂,严重影响了参观质量。
一、声学设计依据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二、声学设计指标
背景噪声应小于40dB(A)
中频500Hz的混响时间
125Hz的混响时间比值为11.0-1.3,250Hz混响时间比值为1.0-1.15,2000H混响时间比值0.9-1.0,4000Hz混响时间比值为0.8-1.0.
没有声聚焦、颤动回声及声染色等声学缺陷
三、声学设计内容
博物馆建筑构成通常是一个大公共空间为主体,多个陈列空间环绕着大的公共空间。而现代博物馆中为了使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融合和艺术效果的展示,通常会把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建成中庭空间。而陈列空间类型确有多种,如:串联式、放射式、走道式、大厅式及混合式等。
①混响时间的控制
由于博物馆的特殊体型及使用方法,博物馆在使用过时,为了方便游览,各个陈列空间的门都是敞开的,这样多个小空间和公共空间就会形成耦合空间。耦合空间是指多个空间洞口直接相通进行声能交换。耦合空间会使混响时间加长,语言清晰度变低。为了减少声耦合现象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证各个陈列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混响时间相同。
②吸声材料的选择及布置
陈列空间的混响时间很好控制,我们可以在顶棚上使用吸声金属板,能有较大的吸声量。
四、声学建议
空调可以使用消声器出风口进行减噪减振处理,对于一些其他的设备可以加上减振基座从而达到减噪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大厅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方铺上地毯达到减噪的目的。
以上有关博物馆的声学设计内容就位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