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今年10月份以来,我国钢材价格相对本年度初期之暴涨而凸现了史所罕见的暴跌。
在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它综合叠加因素影响下,国内外钢铁需求锐减,这一波低迷的行情无论对钢铁生产商或钢铁贸易商来说,皆对其后市“信心动摇”之“迷茫心理”的助推作用甚大,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这种苦待市场回暖之“期盼心理”的“疲惫煎熬”因素作用下,人们对当前的任何可能“利好钢铁”的传闻、议论、报道等,绝不会放过;或对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涉及钢铁的“蛛丝马迹”信息也会表现出“理所当然”的尤为敏感。近期,有关“国家将建立钢材储备”的消息,即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引起各方热议及种种揣测的。
对此,我们有必要给予关注和思考……
就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及钢材流通贸易发展现阶段而言,拟通过钢材储备措施来缓解并调节钢市供需矛盾、或适时平抑钢价,是否可行?
从前,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之“物资短缺”历史阶段下,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物资储备是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甚至是“物资储备越多越好”。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钢铁行业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国家计划下的“统购包销”。
如今,在我国市场经济至今的“物质充裕”现实背景下,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现代物资储备管理要求企业在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和扩大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金的占用;甚至更有现代“零库存”之物流概念。
当然,目前拟以“挽救”钢市低迷为目的的“钢材储备”,与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物资储备”概念皆不同--对此,我们毫无疑问是清楚的。然而,正是因为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构想的“钢材储备”模式,才更是值得我们去忧虑其是否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才更值得我们去忧虑其平抑钢市之功能是否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是一个钢材生产企业和钢材流通企业数量众多的国度,其市场对钢材品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其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集中度皆较低,钢厂的产品结构及流通企业的组织形式也是多样性的,企业分布的地域也是极其广泛的--即:造成整个钢铁产业不景气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性的一种“集合”结果。而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仅靠某类型的“钢材储备”(国储或商储)以达到平抑市场之目的,或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在我国现阶段,各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尚不平衡,其对钢材的实际市场供需关系也就相对更加复杂,这就大大增加了拟通过“钢材储备”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及平抑价格的实际操作难度。
同时,对于我国目前这种庞大的钢材流通分销体制及数量众多的钢铁生产企业现状来说,由谁来真正担当或又有谁能主动担当起这“理论上作用良好”的“蓄水池”之重任或“义务”呢?即使是采取“国储”方式构筑钢材“蓄水池”,我们又依据什么去判断具体应该动用多少资金而科学合理地“蓄满水”呢?又有谁能保证届时如此众多的贸易商、终端用户会按照我们事先拟定的平抑市场价格之意图价位而进行具体交易呢?又有谁能真正预测到“蓄水池”里的“水”要存放多久才能派上用场呢?
简言:在现阶段下的中国,又有谁真正有能力左右并操纵已与世界市场接轨的、具有几亿吨钢铁产能的、规模巨大的中国钢材市场之走向呢……?估计没人能真正做到。
事实反复证明,每当钢市出现价格剧烈下跌之际,因“商议之中的政策传闻”、“舆论之中的各种揣测”,皆会对处于低迷状态下的敏感钢市产生非真正市场需求刺激下的价格微弹,但这种价格变化肯定是“虚拟”而“短暂”的。
若要期盼钢市的真正“复苏”,惟有接到真实的市场消费“订单”。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经召开……肯定有人会问:这些政策究竟何时才能真正拉动我国的钢材消费需求?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非常难以准确对答的难题。
但是在现阶段,我们是否可以明确这样几点:国家正在对既定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观察其作用和效果;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看,财政政策的效果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概需要6~9个月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从最近中央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所传递的信号来看,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是相当大的,其效果会明显加快--这,意味着钢市的“复苏”,亦将同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