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市场前景
政策的支持人民银行的支持
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04年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
二.是由现货交易为主向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转变;
三.是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 周小川指出:大力发展个人黄金投资业务,是实现黄金市场由商品交易转向金融产品交易较为现实的选择。目前中国国内居民储蓄余额已高达12万亿元,推出个人黄金投资,将百姓手中的货币资产转变成黄金资产。
从宏观上讲,可以拓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调整货币供求;从微观上讲,通过藏金于民,可以提高社会福祉,利国利民。
而且,由于黄金具有一般商品和货币商品的双重属性,是一种保值避险的良好工具,因此发展个人黄金买卖业务具有现实性周小川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将研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黄金远期和黄金期货产品,从而实现黄金衍生产品市场所具有的避险功能和融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金融交易品种。 在谈到融入国际市场时,周小川说:“中国的黄金市场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一是参与交易的会员仅限于国内的产金、用金企业和商业银行;二是黄金还不能实现自由的进出口;三是不能同步与国际市场进行24小时的交易。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黄金市场开放的力度,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加快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的步伐,积极为中国黄金市场成为国际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
将近七年了,随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成立,这些都逐渐变成了事实!
* 税收的支持
目前,我国对黄金的流通环节,包括生产、销售、投资均实施税收免征政策,大大利好黄金市场的发展。
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规模早就超过了3万亿元。目前,国内开展黄金投资业务或类似于黄金投资业务的公司达到了9000多家,其中经国家批准合法从事此业务的公司仅占极少数。中国的“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100万,并且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百万“金民”中,仅约有十多万“金民”利用上海黄金交易所平台投交易,另有少量“金民”从事银行的“纸黄金”交易,其余的大部分,从事的是境外黄金投资。
现在,合法途径的黄金投资的日交易金额虽然突破了40亿,不过无论是和中国股市1.2亿“股民”、2000亿以上日交易额相比;还是和全球黄金日交易量——20万亿美元的数字相比,中国黄金个人投资市场仍大有所为。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1990年11月26日,随着上交所筹办,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启动。18年过去了,中国正在向金融大国大步迈进!
银行方面,目前,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三。
股票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值已经占到了全球股票市值的6.38%,上交所2009年1-4月股票成交总额为9.13万亿,在全球交易所中已排名第三。
期货方面,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在按照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的全球52名交易所中,大连商品交易所名列第10,比2007年前进了7位,交易量同比增长68.7%;郑州商品交易所名列第13,比2007年前进了11位,交易量同比锐增139.2%;上海期货交易所名列第16,比2007年前进了11位,交易量同比增长63.9%。
根据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2008年中国黄金购买量大幅上升,全年消费了395.6吨金条,用于制造珠宝和投资,占全球需求量的14%,比2007年的消费量增加了约68吨,增长率全球第一,消费金额列全球第二,可能很快会在黄金消费上超过印度,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达到282.007吨,同比增长4.26%,再创历史新高。远高于协会一位高层在去年12月所预测的276吨。和全球平均数相比,中国人的黄金消费中只有4%为投资消费,世界的平均数字是14%。因此,中国黄金投资前景,备受中国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是中国金融投资领域继股票、基金、期货后的又一个“金矿”。
市场高速增长
自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的黄金交易量每年都保持着高速的增长,08年更是取得了183.8%的增长率。今年1~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量为1396.83吨,同比上涨11%,成交金额为2790.36亿元;上海黄金交易所主要是国内产金商和用金商的场内交易场所,也是从09年1月份开始,通过几个试点会员有限度地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黄金投资业务。
虽然如此,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额仍然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黄金市场的强劲可见一斑。
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补充,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是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场外交易市场,黄金交易金额未来有可能数倍于上海黄金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