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模具工业大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五”和“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在湖北投资建设了许多重点项目,部分企业开始建设了模具车间(工具车间、工模具车间)。“文革”期间,由于“三线建设”等历史原因,湖北又聚集了一大批国内重要工业领域的关键企业,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一大批科技力量,从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模具制造能力。改革开放后,湖北省的模具工业有了很大地发展。目前,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和经营点,以武汉为中心遍及全省各地,基本上形成了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所需模具为主的格局。
“湖北省模具产业发展历史有其独特性。”有关人士表示,湖北省内约有2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同国内相比,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汽车模具制造水平较高。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大型覆盖件等模具设计、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模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国内许多车型设计、制造关键模具。
2、精密模具制造能力较强。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国营七三三厂、国营六一二厂等企业都具有较高的精密模具制造能力。
3、模具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全国重点特种钢厂之一的大冶特种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近年来研制生产出许多先进的新型模具钢,这对提高模具质量,延长模具寿命提供了良好条件。
4、模具科研开发力量雄厚。华中科技大学在模具材料研制、CAD/CAE/CA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武汉理工大学在汽车模具、陶瓷模具研究与开发方面;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在精密铸锻模和快速简易制模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科技成果。
5、开展模具教育培训条件优越。湖北省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武汉高级模具工培训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可开展从模具操作工到硕士学位等初、中、高级教育培训,为模具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6、模具重点建设项目较多。“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湖北省一批模具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和省里的技术改造专项计划。如: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利用瑞士政府贷款,建立精冲模具制造加工中心,最近又和美国科尔亚洲有限公司合资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改制后投资700多万元在鄂州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新的厂房及塑料管件模具CAD/CAM设计制造中心;随着PSA、日产、本田等世界著名汽车厂家齐聚武汉,未来五年内武汉市政府将投资800亿元全力打造“武汉制造”,省外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赴汉开拓市场,以建立产销量大、规模一流的模具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必将提高湖北的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湖北省模具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产业链的断裂,增加了湖北省模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延长了模具生产的周期。”这一说法是目前湖北模具企业的共识。
1、企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湖北省模具行业中,企业自产自用的模具比重大,模具生产厂家半数以上是工模具分厂(公司)、车间,国有成分比较重,民营和股份制模具企业虽有所发展,但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2、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不足。尽管拥有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模具企业,但从整体来看,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还较低。企业拥有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的比重还不大,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很高;许多先进模具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3、模具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由于模具生产厂家相对不集中,且大部分全能厂的工模具分厂(车间)生产的模具属自产自用,市场化程度低,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协作比较差,因而模具生产周期比较长。尚未形成有序、完备、集中和有协作能力的按现代机制运行的市场。
4、模具产业市场份额外流现象严重。由于湖北省国有模具企业大都处于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企业内部加工自用状态,而民营股份制模具企业又大都处于“低、弱、散、乱”的状况,模具专业人才严重流失,企业无力投入高端设备,更无力采用高新技术。因而一些经济附加值高的模具业务纷纷外流。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调研,目前湖北省模具的动向是:模具企业只能满足本省模具需求量的20%,70%模具订单流向了省外甚至国外。
5、湖北省模具行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完善的社会化配套协作网络,没有上下游产业照应,产生不了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虽然湖北省武钢、冶钢都生产用于模具生产的优质特种钢,而湖北省模具企业反而要到浙江等地购买本地生产的钢材,其价格反而比在本地购买更便宜。因为那里专业模具制造的发展,促进了为其提供配套加工的原材料、设备及五金工具等行业和服务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