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用求积仪测定猪的眼肌面积?
猪的体尺测量及品种识别
因为本组做这个实验时,有一个组正在做猪的行为学观察一项,其它猪圈的很多猪都给其它的小组测过,或者有些猪有病,腿部站不稳,所以本组在测量中只选了一头猪,大的一头猪。由于猪只较大,连续几天来所受应激也较大,所以性情不太好,在保定时遇到一定困难。
猪的体尺测量
体长:枕骨脊至尾根的距离(软尺)
背腰长:髻甲至尾根的距离(软尺)
胸围:切于肩胛后角的胸部垂直周径(软尺)
体高:髻甲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卡尺)
腿围:自左侧膝关节前缘,经肛门,绕至右侧膝关节前缘的距离(软尺)
腹围:腹部粗壮处的垂直周径(软尺)
管围:左前肢管部细处的周径(软尺)
猪号
日龄d 体长cm 背腰长cm 胸围cm 体高cm
腿围cm 腹围cm 管围cm
7596 160 135 100 110
68 90 127 18
猪活体测膘
步骤:器械准备(检查测膘仪是否完好,准备保定绳、毛剪和一些石碏油)保定(用保定绳套住猪的嘴巴,往上拉紧至颌骨,再拉紧绳子)
选择测定部位并剪毛(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间距背中线4-6cm)
测膘(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在探头上涂一些液体石碏油,然后把探头平放于测定部分,并与颇佳垂直密合,略施压力。注意接触面一定要密合,还有用力要适度)。结果记录如下:
测定猪耳号 性别 日龄 活体膘厚cm 瘦肉率%
7596 母 160 27 58.6
因为猪场的规模和生产所限,所存猪只大多为外国优良品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等)与本地品种杂交所得的商品肉猪,所以品种识别没实习。
(三)、猪舍参观、测量与猪的生产周转
1、分娩猪舍有8个圈,每个圈有8个分娩栏
2、保育猪舍有8个圈,每个圈有8个保育栏
3、育肥猪舍有42栏
4、猪的生产周转:
猪的生产流程为: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保育→育肥
母猪的一个生产周期为: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分离→配种
母猪发情平均时间=7+21*20%=11.2d;妊娠时间=114d;哺乳时间以35d算(有些养殖场可根据猪的品种、管理条件等实际情况采取21d或者28d断奶,此处以35d断奶期计算);所以,从一次配种到下次配种(一个生产周期)所需要时间约为160d。
以农场猪场为例,分娩栏中有8圈64个栏,留出一圈出来做消毒时备用,能用的分娩栏有56个。所需种猪数为160/42×56≈213,取为210。即共有210头种母猪。
按一年360天的生产时间算,360/160≈2.25即一年可有2.25个生产周期,则每年所产的仔猪窝数为210×2.25≈470窝。每年以52周计 算,则每周需要470/52≈9窝,按80%的配种率计算,则每周需要有12头猪配种,所以一个圈里好要12个栏,这样比较符合生产流程所需,能提高效 益。
种用猪一般用3年即淘汰,则每年所要淘汰和后备的母猪为210/3=70头,大约每个月要养7头后备母猪,三个月的 育成期计算,正好一个季度养约20头。所以,如果种猪4头一栏,后备猪也是4头一栏,则需要(210-56)/4+20/4≈44栏,再加上6个空栏用以 清洗消毒备用,总需要50个种猪栏。
按公母比1:20计算,一年约需要10头种公猪,因为种公猪1头一栏,所以需要约10个猪栏,再加上2个空栏备用,所以需要12个种公猪栏和一个适当大小的运动场。
因为哺乳期为35d,所以仔猪在分娩舍时间为35+7(“去母留仔”)=42d
一般在70日龄,把保育舍的猪转至育肥舍,所以育肥猪在育肥猪舍时间为180-70=110d。
(四)、猪屠宰测定
本实验测定一些主要的屠宰性状,如屠宰率、瘦肉率等。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对象不是生猪,而是已经屠宰好的一半猪肉。实验的仪器是刀、尺、称、游标卡尺、 求积仪等。胴体分割时沿倒数和第二腰椎间的垂直线切下,包括腰大肌在内,为后腿;第5到第6肋间切下,之前的部分为前腿。测定项目和结果如下:
测量膘厚要测肩部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的腰厚,结果取三者的平均值。
皮厚在第6和第7胸椎相接处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
眼肌面积用求积仪测量,依要求正确放置好求积仪后,找一个合适的起点,后使其绕行图形一周后读数N1,再绕行一周后读数N2,则眼肌面积为(N2-N1)×10mm2。
瘦肉率=瘦肉重量/(骨骼重量+瘦肉重量+脂肪重量+皮肤重量)×
肉脂比=瘦肉重量/脂肪重量
后腿比例=后腿重量/胴体重×(沿倒数和第二腰椎间的垂直线切下,后腿还包括腰大肌在内)
腿瘦肉率=前后腿瘦肉率/宰前活重×
各项目依顺序测得结果如下:
右半体总重(包括脚、板油、肾等)31.62kg;
斜长76cm;均膘厚2.205cm;
皮厚.0250cm;肋骨数15;
板油重0.70kg;肾重0.12kg;
后腿重10.44kg; 前腿重9.62kg;眼肌面积(求积仪两次计数分别为N1=5229,N2=5714,眼肌面积为(5714-5229)×10=4850 mm2=48.5cm2;肉色为4级;
采样时腰大肌0.278kg,眼肌为0.382kg+0.366kg,总共取样1.026kg;
瘦肉总重为19.66kg,全部总计30.730kg,分割前总重30.84kg;
胴体瘦肉率=19.66/30.730×=63.97%;
腿瘦肉率=(6.918+0.278+6.12)/30.84×=43.18%;后腿比例33.02%;
耗损率1.1%;肉脂比2.931:1
(五)、猪肉质测定
因条件和时间所限,本实验只测定了系水力,并演示了一下用数显式肌肉嫩度计测定嫩度,pH等质量没有测定。
1、测定系水力时,用的是重量法(还有一种为面积比值法)。先切一块厚度均匀、合适的眼肌样品,用取样器取样,称重得m1,后用“上三层,下三层”的吸 水性较好的卫生纸(是三层厚度的卫生纸,而且对折二次)包好,放在压缩仪上加压相应的公斤数后保持3min,撤除压力后称重为m2,则失水率=(m1- m2)/m1×;系水力=(肌肉总水分重-肉样失水重)/肌肉总水分重×。本次实验本组(第三组)所得数据为 m1=0.0061,m2=0.0036,所得失水率为40.98%。
2、pH值的测定应在放血后1h之内测定,后胸椎部背长肌中心处肌肉为代表,可以有试纸法和pH仪法。
3、肉色在屠宰测定中测定过,是以后肋骨处的眼肌为评定肉样,用标准比色板对照。色板共分6个色级:1、2色淡;3、4正常;5、6色深。本次实验所得肉色为4级,所以肉色正常。
4、脂肪含量:取后肋骨处的背长肌用索氏法抽提。
5、脂肪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脂肪的脂肪酸组成。
6、蛋白质:用定氮法测定肌肉内蛋白质含量。
7、肌纤维:用切片法观察肌肉纤维数目和直径。
六、 分析、讨论与小结
1、 在猪的行为学观察过程中,发现猪饲料的浪费现象严重,在询问之下得知:猪场管理人员为了省时省力,一次性往料槽中添加两三天的饲料。这样是极不合理的,一 来造成饲料浪费,二来可能造成饲料的变质,不利猪的健康。改进方法是少喂勤添,比如添一次量,所添饲料不要太多,不能超过料糟的某一限度。另外,猪在 饮水过程中容易受伤,原因是乳头饮水器的间距太大,使得饮水时上面的一个饮水器的容易刮伤猪头,而且水的浪费也比较严重。
2、在猪的体尺测量时,发现许多猪的腿部有毛病,不能正常的站立,或者站立时间不长,精神疲惫。可能是在前几天的各组实习中,所受的应激较大,使其不安,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病菌而得病或者感到疲惫。
3、 在猪舍的清洗消毒上,如果猪舍是空圈时,那么好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液的浓度也可适度的提高;如果猪舍非空时,分娩舍、保育舍不宜用高压水枪冲洗,一来 因为湿度大而为病菌繁殖提供便利条件,二来因小猪的生理结构与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对其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再者会带来污水处理问题。所以在猪舍非空时,一 般不需要进行冲洗,在用药物消毒时,也要控制一定的浓度。
4、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我觉得农场猪场有许多不合理之处:造价太 高,从生产上来说无此必要;猪舍里的粪道和净道没有分开;分娩舍和保育舍里的排尿沟太浅;各猪舍不配套,育肥舍太少,种猪舍未建,没有按现代生产流程正确 建设适宜的相应阶段的猪舍,造成生产环节上的脱勾,不能完全或大限度的利用所建设施,生产过程存在诸多不便,生产效益不高;分娩舍和保育舍离地太高,在 生产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不便之处,增大人力需要,也使猪只在转移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应激;猪舍与猪舍间无绿化,猪场的防疫设施不完善,防疫制度不严格,给猪的 防疫和健康造成不利之处;育肥舍的猪栏可以相对小一点,因为一窝猪平均只有12-13头仔猪,而根据育肥栏的面积(按每头猪占地0.8m2计算)一栏可养 18-20头,这样就不能充分的利用空间,不能达到高的经济效益。
5、猪从分娩舍转到保育舍时,在断奶后即父母转走后,小猪还要在分娩舍再养一周,这样能减少小猪所受应激,否则使小猪同时遭受改变环境和失去母猪的哺乳的应激,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其生长发育。
6、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不能死读书,要能根据理论和实际做相应的变通
7、这样的实习能给让我们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掌握更实用的实践知识,对我们知识、经验的提高有很大好处,同时也激发我们在实践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有机会去现代化的大猪场参观一下,或许收益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