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整体性不良易倒塌部位和明显扭转效应等不同的情况,有下列不同的加固方法:
1提高抗震承载能力
1.1外加柱加固,在墙体交接处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柱应与圈梁或现浇楼板连整体,外加柱必须有基础;
1.2夹板墙加固,在墙体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丝网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1.3拆砌式增设,对强度过低的原墙体可拆除重砌或设抗震墙;
1.4补充和灌浆对于开裂墙体可采用压力灌浆补,对强度等级过低的墙体可用满墙灌浆加固
2加强房屋整体性
2.1当圈梁不符合要求时应再圈梁外墙圈梁一般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墙圈梁可用钢杆或在进深梁端加锚杆;
2.2当纵横墙连接差时,可用钢杆锚杆外加壁柱外加圈梁的方法;2.3楼面梁的支撑不足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3加固易倒塌部位及防止扭转效应:
3.1为防止扭转优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砖墙或现浇混凝土墙;
3.2对易倒塌应具体对待,如承重窗间墙太窄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窗框或用面层夹板墙加固;
3.3隔墙无拉结需采取锚接措施。
地震对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 在地震作用(主要是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下,抗震措施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造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破坏情况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种。 1、由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当房屋受到水平地震的横向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主要通过楼盖传至横墙,再传至基础和地基,这时震力主要由横墙承受,当砌体抗震承载力远远小于地震作用所产生的震力时,墙体就会产生交叉裂缝或斜裂缝;当房屋受到水平地震的纵向影响时,水平地震作用主要通过楼盖传至纵墙,再传至基础和地基。如果窗间墙很窄 ,纵墙就会产生压弯破坏;如果窗间墙很宽,纵墙将以震力破坏为主。 2、由构件间连接不牢而引起的破坏一些砌体结构的房屋承载力很好,构件的尺寸也不小,可往往由于连接不牢、支撑系统不完善,整体性差而导致破坏。这种现象在地震时也是常见的,如纵横墙连接不牢以及楼板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连接都可能造成纵墙外闪,甚至成片塌落。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要求
1、房屋高宽比的限制 随着房屋高宽比的增大,地震作用效应将增大,由整体弯曲在墙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也将增大,房屋的破坏将加重。因此,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宜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2、墙体的布置 墙体是承担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墙体的布置和间距对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影响很大。因而,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重大影响。墙体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确定墙体的主要承重体系结构布置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和纵横墙共同承重的方案,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2)横墙间距。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下,如果楼盖有足够的刚度,横墙间距较密且有足够的承载力,则纵墙承受的作用是很小的,一般不至于出现水平裂缝。 (3)墙段的局部尺寸。从表面上看,墙体的局部尺寸不当,有时仅造成局部破坏,并不影响房屋的整体安全,事实上,它往往降低了房屋总的承载能力。 3、平立面的布置和防震缝的设置 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房屋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房屋的防震缝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当房屋体型复杂不设防震缝时,应选用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较精细的抗震分析,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当设置防震缝时,应将房屋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留有足够的宽度,使两侧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伸缩缝、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4、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地震作用也将增大,因而,房屋的破坏将加重。震害调查表明,房屋的破坏程度随层数的增多而加重,基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能和震害经验,限制其层数和高度是主要的抗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