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零件加工部所有热处理加工零件。
二、硬度检验:
通常是根据金属零件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计算出金属零件上的应力分布,考虑安全系数,提出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以强度要求,以强度与硬度的对应关系,确定零件热处理后应具有大硬度值。为此,硬度时金属零件热处理最重要的质量检验指标,不少零件还时唯一的技术要求。
1、常用硬度检验方法的标准如下:
gb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1818 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4342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5030 金属小负荷维氏试验方法
2、待检件选取与检验原则如下:
为保证零件热处理后达到其图纸技术(或工艺)要求,待检件选取应有代表性,通常从热处理后的零件中选取,能反映零件的工作部位或零件的工作部位硬度的其他部位,对每一个待检件的正时试验点数一般应不少于3个点。
通常连续式加热炉(如网带炉):应在连续生产的网带淬火入回火炉前、回火后入料框前的网带上抽检3-5件/时。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同时,若发现硬度超差,应及时作检验记录。同时,若发现硬度越差,应及时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且将前1小时段的零件进行隔离处理(如返工、检)。
通常期式加炉(如井式炉、箱式炉):应在淬火后、回火后均从料框的上、中、下部位抽检6-9件/炉,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同时,若发现硬度超差,应及时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且将该炉次的零件进行隔离处理(如返工、逐检)。
通常感应淬火工艺及感应器与零件间隙精度调整,经首件(或批)感应淬火合格后方可生产,且及时作检验记录。
四、热处理过程控制:
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际上是贯彻热处理相关标准的过程,包括热处理设备及仪表哦那个之、工艺材料及槽液控制、工艺过程控制等,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加强工艺纪律,才能将热处理缺陷消灭在质量的形成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热处理零件。
1、相关热处理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标准
gb/t16923-1997 钢的正火与退火处理; gb/t16924-1997 钢的淬火和回火处理;
gb/t18177-1997 钢的气体渗氮; jb/t3999-1999 钢件的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
jb/t4155—1999 气体氮碳共渗; jb/t9201—1999 钢铁件的感应淬火回火处理
jb/t6048—1992 盐浴热处理; jb/t10175—2000 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2、加热设备及仪表要求:
2.1、加热设备要求:
2.1.1加热炉需按有效加热区保温精度(炉温均与性)要求分为六类,其控温精度、仪表精度和记录纸刻度等要求,见下表7:
加热炉类别 |
有效加热区精度℃ |
控温精度℃ |
记录仪表精度% |
记录纸刻度℃/mm |
ⅰ |
±3 |
±1 |
0.2 |
≤2 |
ⅱ |
±5 |
±1.5 |
0.5 |
≤4 |
ⅲ |
±10 |
±5 |
0.5 |
≤5 |
ⅳ |
±15 |
±8 |
0.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