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频现“胶水中毒”事件,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据广州市安监部门通报,公安部门已抓获涉嫌提供有毒胶水或非法储存危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
自2011年9月28日广州市发生第一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以来,截至2012年2月20日,广州全市共有38例患者发生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全部分布在白云区、荔湾区38家用人单位(其中36家为无牌无证私人小作坊)。目前,38例患者中,4例因医治无效死亡,3例达到出院标准出院,3例自行出院或转到当地医院治疗,其余28名患者目前均在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接受治疗,患者病情稳定,暂无生命危险。截至目前,已有25例被确诊为职业病。从1月30日开始,全市未发现新增1,2—二氯乙烷职业中毒病例。事件已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医治患者。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全面排查清理,加大监管力度,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截至目前,公安部门已抓获涉嫌提供有毒胶水或非法储存危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其中刑事拘留7人(包括4名行拘转刑拘嫌疑人)、行政拘留18人(有4人后来转为刑事拘留)。患者的职业病诊断、工伤确认及赔偿事宜仍在继续依法进行之中。
看到上述报告,作为包装工厂,我有担忧也有愤怒。担忧的是有毒胶水巨大的成本节流诱惑会使更多非法胶水生产商铤而走险,而愤怒的则是这些生产及使用有毒胶水的无良企业,拿工人的生命健康膨胀自己腰包的无耻行径。成本固然重要,盈利也乃商业之本。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仅仅为了降低成本,打低价格战,而无视生命,藐视法律,这样的企业迟早会被绳之以法。立业之久,必将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方能打造不败神话。
对于采购企业,本人有以下建议供参考,尽量从需求上切断有毒胶水的商业活动:
1、要求产品供应商提供相关胶水供应商详细资料。
2、要求产品供应商出示相关胶水合格证明。
3、多找供应商进行报价,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供应商进行重点筛查。
对于胶水使用生产商,本人也略有建议供参考,
1、对胶水供应商的工厂证件及资料进行全面核对。
2、现场查看胶水供应商生产流程。
3、工厂配备换气设施,保持通风,最大程度降低胶水挥发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4、采购环保胶水。
5、定期为工人提供医疗检查,对胶水过敏者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暂时想到这些,还请有更好措施的朋友指正,共同在安全生产上自律。
最后,我想呼吁广大企业同胞,诚信为先,遵纪守法。做真正的“质量人、环保人”。
写此文章,和大家共勉。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其他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