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负责人分析,阀门产品存在很大不足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研发投入长期不足。国内企业在产品技术发展理念上与国外一些发达公司有着明显的差距。科研经费、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自主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据阀门行业不完全统计,研发资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收入还不到2%,与国外知名公司相比,全行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很少。相关统计表明,我国阀门行业全年研发费用,还不如国外一家企业的科研经费多。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据了解,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缓慢,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机械产品核心技术来源的57%依靠引进。虽然我国阀门制造行业大部分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但国内企业多承担的是产品的低端加工环节,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如现在已经开始国产化的核电站成套设备中的核级阀门产品和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站成套设备中的高压锅炉给水泵芯包产品等,其关键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
第三,客户购买国内产品的意愿较差。虽然国内产品在性能指标上达到与国外同等水平,但一些客户仍然愿意购买国外的技术装备,使得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阀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增加。尽管不少国产高端阀门产品具有相当的技术等级,但一些使用部门仍以缺乏运行业绩等理由而拒绝使用。
第四,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失。由于改制,一些面向行业服务的研究院所成为各自为战的企业,结构性质与工作重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行业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弱化,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速度缓慢,设计、工艺、材料与制造等标准很难与国外对接。
对此,有关人士提出三项建议:首先,建立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新机制。根据国家泵阀制造业综合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主导技术和产品开发实验室、试验基地和产品研制中心。依托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教机构,建立科技成果扩散站点。鼓励与支持建立泵阀制造业技术研发中心。
其次,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合理设置基层制造技术推广组织,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制造技术推广组织为主导,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制造技术推广体系。
另外,还要健全科技培训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单位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服务职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充分发挥各级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完善新产品创新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健全自主开发的新产品管理规章制度。
最后,我国的阀门行业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好,存在恶意竞争和贴牌销售比较严重,还有很多小作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还破坏了我国阀门行业的市场秩序。使得整个行业的名声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