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大家笑我孤陋寡闻,我知道画家达•芬奇,还知道有本书叫《达•芬奇密码》,就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一种达芬奇牌的家具。当然,我就更不属于达芬奇的客户了。
我觉着作为达芬奇家具的受害者,其实是一件蛮光荣的事。因为“受害者”有时也是有门槛的,你想“受害”还真不一定有资格、有机会。你要想当达芬奇的受害者,首先一个就必须有钱,有好多好多钱。发布会上有位仁兄,他买达芬奇花了上千万,那你可以想像他该多有钱,所以我蛮羡慕那些受害者的。他们曾因为家中摆满了达芬奇家具而顾盼自雄,现在又因为是达芬奇的受害者而被万众瞩目——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呢?
上海的傅蔚冈教授,他的一条微博很让人玩味,他说他想到一个“很傻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商品上标注产地?产地有什么作用?在全球化采购原材料的今天,什么才是真正的产地?”我想傅教授的问题很值得那些受害者反思,自己在决定购买达芬奇家具时,看重的究竟是商品的品质,还是“意大利”三个字?据说达芬奇公司还经营美国的“好莱坞”品牌家具,我知道中国很多人一看到“好莱坞”三个字就眼睛发光,其实好莱坞不过就是一个地名而已,要说有什么品牌,那也是电影而不是家具。
对达芬奇家具的欺诈行为应予谴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应予问责,对那些购买达芬奇家具的消费者应予同情。但与其老生常谈这些人尽皆知的常识,倒不如探讨一下,这样的荒唐事何以发生?达芬奇家具这个意大利品牌的制造过程,几乎就是一出荒诞的喜剧,可以用来精准概括中国的某些世相——最先由长丰家具生产,然后长丰家具将产品交付达芬奇公司,达芬奇公司将这些家具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从上海报关进港回到国内,于是“100%意大利原装”的“国际超级品牌”灿烂上市。人们从国内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到达芬奇家具的影子。
似乎,当下一些中国人心底的崇洋情结依然很浓。但将原因归到“崇洋”上,恐怕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据说现在中国人游走欧美,扬眉吐气得很呢!最经典的表现,就是视价格如粪土,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于是西方人一边满脸堆笑、躬身迎送,一边又在内心给中国人四字评语:“人傻,钱多。”
达芬奇家具受追捧,“100%意大利原装”当然是看点,但更吸引中国富人的,恐怕还是其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我总觉着,让富人们成为“受害者”的,其实不是达芬奇,而是央视——央视一出手就做了两件坏事,一是扰人清梦、煞风景;二是毁掉了一件某些富人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