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改版主要修订
本次标准修订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用范围:合并GB 4806.6-2016和GB 4806.7-2016,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
原料的要求:明确植物纤维填料属于添加剂、增加对淀粉的使用要求。
理化指标: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豁免部分指标、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其他理化指标及其他技术要求。
附录:修改限量要求,增加2020年前公告批准的树脂。

淀粉基塑料
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导致总迁移量测试结果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超限量,因此,针对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的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同时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
豁免原因说明:淀粉基塑料以石油基聚合物和淀粉为原料,添加塑化剂、相容剂等,以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淀粉基塑料部分淀粉已经具有热塑性,不再是简单的填料,经测试发现总迁移量迁移出的物质成分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经提取更为科学合理。
高锰酸钾消耗量主要是控制还原性有机物质的总量的指标。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能导致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芳香族伯胺危害机理明确,受关注度高,是常见、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偶氮染料等的次级反应产物;聚合物单体或其他起始物的残留或自起始物中的PAA(芳香族伯胺)杂质。填补了GB 9685未对非有意添加物设定限值的空白。需要注意此项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 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
塑料材质作为应用最广泛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它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健活也息息相关。本标准虽然有较大的改动,但修订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发展水平,并参考法规/标准的指标要求,做到科学、有效、协调及可操作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新要求组织开展合规管理,确保生产、产品和相关技术活动符合新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注意更新辅料验收的技术要求,我司也将持续关注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更新,助力企业做好合规管理。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我们中心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7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CNAS和CMA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将GB 4806.6-2016和GB 4806.7-2016两项标准的术语和定义进行合并,为使表述更加明确,对“树脂”“塑料材料”“塑料制品”“母料”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国内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总体来讲,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项目:
1)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蒸发残渣
2)高锰酸钾消耗量
3)重金属(以铅计)
4)脱色试验
5)重金属的溶出试验:如铅、镉、砷、锑、镍等.
6)有毒有害单体残留量:如氯单体、丙烯腈单体等
7)微生物检测
适用范围:合并GB 4806.6-2016和GB 4806.7-2016,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
与广泛推荐使用持续发展型、环境友好型塑料的大背景相适应,在生物降解制品的推荐性标准实施后更明确了食品接触材料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理化指标:根据淀粉基塑料的特性设置通用指标的单独限量和说明;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PET是当今用途十分广泛的工程塑料,却难以自然降解。奥地利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利用真菌降解这种材料并使其循环利用的新方法。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起到生物催化剂的作用。此前,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和维也纳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已在一些真菌菌株中发现了能“拆解”PET的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奥地利工业生物技术中心11日报告说,他们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利用真菌及其产生的酶将PET材料分解成初始单体的能力。
TPOTPO屋面新型防水材料卷材具有乙丙橡胶的物理性能,又有聚丙烯的可焊接性,不含增塑剂,是功能最为齐全的环境友好型屋面新型防水材料材料,因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在发展这种产品。美国的TPO技术居于世界地位,以发展增强型产品为主,产品问题较少;开发出阻燃型产品;对产品要求高于欧、日;白色产品反射率高,符合节能要求;自粘产品安装费用低,且有长期耐久性;宽度大,卷材幅宽1.9m、2.4m、3.5m和3.66m不等,利于铺装。
Su从这些调查中总结出问题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包装的问题,因此他开始设计他理想中的饮料瓶盖。经过反复地琢磨,聚焦消费者得需求,Su画了很多的设计草图,直到再也画不出什么,然后他将设计出的效果用3D打印出来,多个草图版本的白色O!投入测试,最终,Su设计的O!瓶盖用红白双色打印之后再进行组装,也符合了某可乐的设计风格。除了设计独特,而且改变了携带饮料的方式以外,似乎这样设计的饮料瓶和瓶盖更容易被循环使用,想象一下,再骑车的时候,远足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起来,而且可以搭配出更多不同的颜色来适应不同是饮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