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门家族企业的发展,虽然没有固有的模式,但是,家族稳固的基础,在对于家族成员“合”与“分”的把握,基础是“合”,而且是有秩序的合。因悟性不同,也出现了千差万别的情况。可以说,恰当把握“合”与“分”的尺度,家族企业治理的五大要点以及接班人环节等,将使木门家族企业走出经营与管理低谷。
“合”与“分”的四种情况
一种最糟糕的情况是,没原则的“合”,即人们经常批评的“用人唯亲”。过于相信家族成员,老板经常以相信他们的话为主,在员工中形成谁是老板的亲戚,谁就是亲信的对象,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发展。南方某木门行业的一家企业,就因为这种情况,导致了若干名高层以集体辞职的方式,要求老板撤换其家族成员。
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则是,对于家族成员不讲情面,公事公办。某某公司的老板对此就有过一番痛苦的感受。创业之初,他就与妻子约法三章,双方的亲戚都不能进入自己的企业工作,他姐姐求他安排下岗的女儿到公司当销售员,被他坚决拒绝。他最尊敬的大哥希望在上海代销公司的产品,他也没有答应,使大哥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为了这些事情,80岁的老母亲大发雷霆,大骂他不孝。企业里也有人议论:是否有了钱就忘记自己人了?为此,老板感到非常痛苦。我们不能批评老板做得不对,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分散家族的凝聚力。几年以后其再次创业,因为风险大,家里除了妻子和子女外,没有人愿意参与投资。
第三种情况是“分分合合”;第四种情形是“似分似合”;还有一种是“有秩序的合”。除此之外,有的木门企业还通过股权稀释的办法,引进非家族股东。这样既保证了家族的合力,又对家族成员形成了约束。浙江某某企业把这种方式称作“一场温和的革命”。他把集团的核心部分的股份进行股份制改造,采用配送的方式,设立管理入股、技术入股、经营入股等,使股东人数扩大到107人,他个人的股份也稀释到20%。
2000年初,一位家族股东所管理的公司出了产品质量问题,被集团罢免了职务。这位股东难以承受。老板既没有让他离开公司,也没有说服他撤股,而是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后对方终于接受了事实,并被集团安排担任片区销售经理,后来工作还非常出色。
家族企业治理的五大要点
1.“合”是家族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中国木门家族公司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保全所有家族股东。任何一个成员的出局,都可能根本性地破坏整体的情感基础。人们认为家族企业的根基是血缘,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其实基于血缘上的情感才是最关键的,而感情不能轻易破坏。个别企业的例子就反映出,感情基础一旦毁坏,虽可重建,但是修复成本高,而且容易反复。
2.要在家族中形成一个“领军人物”。刘氏四兄弟分头发展以后,应该说还都比较成功。但是,正如有评论认为的那样,假设四兄弟今天仍然能够拧成一股绳做一个企业,这个企业该有多大呢?
3.尽早改变股权结构。中国木门企业在起步初期,都是由几百元、几千元开始的,因此对股份多少并不十分在乎,绝大多数都采取平均持股的办法,股权相等,发言权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也就不容易形成“权威”。
4.作为核心人物,须留心甄别各个成员的思想和能力变化,并通过股权变化等方式,梳理出不同的层次,使家族成员以能力的大小拥有不同程度的发言权。
最后,协调应是中国木门家族企业长期的管理工作。协调本身就是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第一把手”要准备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通过沟通把成员身上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不要等到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接班人是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木门家族制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那就是“接班人”。这方面最易遭到学者的批评,因为有很多企业失败都始于接班人没有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