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魏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边招展,边对接”工作机制具有四大效应:一是扩大采购商数量效应。主办方提前公布参展商名单,可让采购商提早了解参展商的相关信息,为采购商特别是制定商业决策需要较长时间的企业提供充足时间,有利于使部分潜在客户变成真实客户,也可以让更多的采购商避免因信息传播延迟导致贻误参展,从而让更多国内企业了解到参展商及其产品的信息,进而能有机会参加进博会并成为采购商。
二是扩大参展商示范效应。在公布的首批143家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近四成,逾半数为行业龙头企业,两类企业多达120余家;第二批125家参展企业包括很多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既为其他国外企业,特别是同行业和关联行业的国外企业提供了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榜样,也会大大激发这些参展商竞争对手企业参加进博会的积极性,有利于进博会招商工作的推进。”魏浩说。
三是扩大招商引资效应。提前公布参展商名单,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目标提前与参展商取得联系,提前制定商务考察和磋商,有利于中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仅可以缩短招商周期,而且可以创造招商机会。
四是展现中国形象效应。魏浩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期,中国仍然继续举办进博会,这不仅是兑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体现,也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为各国经济发展开放了中国市场,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