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
5月13—19日是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转型,节能攻坚”,期间举行了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记者了解到,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也积极投身其中,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工作。
5月1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说,“十四五”以来我国节能降碳取得积极成效。袁达披露了一组数据:“十四五”前三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相当于少消耗化石能源约3.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亿吨。他同时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快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节能降碳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积极参与。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在过去一年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炼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强化污染物源头防控和过程减排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持续加强节能降耗管理,严控能耗物耗预算,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水平,降低装置运行成本;优化排产,强化装置间协调沟通,提高热进料比例;推进氮气用量竞赛,提高计量准确性,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消耗;紧盯催化原料性质及平衡剂金属含量变化,降低新鲜催化剂加注量;加强新装填固定床催化剂的使用效果跟踪,最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
中国中化下属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加大节能、减排、降碳力度,积极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化环境水务旗下扬州中化化雨环保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厂区空地、停车棚等空间建设光伏项目。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每年能源消费总量可减少147吨标煤,CO₂排放量也有望大幅减少819吨。中信昆仑锂业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由中化环境下属中蓝长化负责总承包,项目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全过程实现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能耗水平,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畔、庐山脚下的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公司,近年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培育并巩固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成为长江岸线的“石化名片”。“我们选用了世界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科学管理、智能管控,含油污水已经全部回用,真正实现不让一滴油和超标污水进入长江的目标。”九江石化环保专家唐安中说。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公司看来,节能降碳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单纯依靠某一项节能降碳措施已难以实现小投入、高收益,需要树立系统性节能降碳思维。他们通过实施洁净煤化工工艺升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碳捕集利用等措施,持续推动源头控碳、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走出了具有心连心特色的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行业探索全过程、全流程节能降碳路径做出积极尝试。
在持续推动源头控碳过程中,心连心公司大力实施煤气化工艺升级,向生产工艺要降碳量。他们淘汰固定床间歇式气化技术,全部采用水煤浆气化先进生产工艺,实现连续制气,原料煤转化效率由84%提升到99%以上,较行业综合能耗平均水平节能8.4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8万吨/年,对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传统煤化工企业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知,行业属性决定了其能耗总量大、碳排放强度高,走好“双碳”之路任重道远。因此,他们除了坚持“技术为王”理念,对原有主体化工生产装置实施颠覆性的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之外,还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下足了功夫。
他们依托公司新型煤气化平台,利用氢气、一氧化碳资源优势,积极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发展,构建完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如通过延长产业链,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很大一部分原本在气体转化过程中变为CO₂温室气体的碳元素转变为高附加值含碳产品,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余万吨。另外,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陆续推出两代氢燃料电堆和发动机产品,平均氢气耗仅为4.6千克/百千米,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高水平,为社会公共交通绿色低碳出行增添“氢”新动力。(作者:郁红 曹阳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