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印机是上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的,由于其能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从而弥补了网印的不足,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以电子、塑胶、礼品、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外资企业相继进入我国,以移印及网印技术为主的装饰方式得到了超常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移印和网印技术在上述行业的应用已分别达到27%、64%、51%和66%。
目前,我们往往把纸张印刷视为主流印刷,并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网印得到重视,首要的就是因为它在纸张方面的印刷优势。例如,使用网印来完成纸张的uv局部上光,特种的uV油墨如珊瑚油墨、冰花油墨、邹纹油墨的印刷要比胶印、柔印有更好的效果。从总体来看,移印技术含量不高,在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想继续发展是很困难的。所以,移印技术向我国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家转移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外除了能制造自动化程度高的移印生产线的少数几家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到了我国。

制版
传统的印刷无不是首先将原稿上的图文转移到印版表面来实现。就移印制版来讲,应采用凹版制版技术和腐蚀标术相结合。凹版制版技术现在已发展到电子雕刻和激光技术相结合,标牌腐蚀也逐步淘汰了酸腐蚀技术。但移印制版仍停留在古老的工艺上,这与移印技术本身的条件有关。首先是移印加工的成本较低,采用电子雕刻和激光雕刻成本太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酸腐蚀的操作过程容易掌握,成本低,尽管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仍为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移印钢版
移印钢版在移印技术的使用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有100%的油盘式移印机和16%的油盅式移印机使用厚度在15ram左右的厚钢版;另有77%的油盅式移印机使用厚度在0.2.5~0.5mm的薄钢版,其制版技术相同,使用的基材也大致一样。钢版必须具有精细的组织结构,表面光洁度要足够高。前者保证腐蚀后的图文边缘的整齐性,进而确保网点结构的完整,使印刷图文的修边锐利度和色彩还原得到程度的实现;后者保证刮墨的干净程度以及耐印率。式移印机上使用的厚钢版的表面度公差要求更高。表面度公差过大,一方面会加速油盅的磨损,另一方面也关系着油墨的封闭性。用在油盘式移印机上的钢版,如要用在油盅式移印机上,要确保更高的表面光洁度和更低的平面度公差。

注射器移印机 自动下料移印机 保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