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标注册是保健品品牌出海的关键步骤,尤其在2025年新规实施后,分类选择与申请策略直接影响注册成功率。本文将结合最新法规变化,详解保健品商标在35类服务及其他核心类别的注册要点。
一、美国商标分类体系与保健品关联
美国采用尼斯分类体系,45个类别中与保健品直接相关的包括:
第5类:医用营养品、维生素制剂、膳食补充剂(核心保护类别)
第30类:蜂蜜、蜂胶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第35类:广告宣传、线上零售、商业管理等服务(辅助保护类别)
关键策略:多数保健品企业需同时注册第5类(产品)与第35类(服务),形成“产品+渠道”双重保护。例如,某维生素品牌在官网销售时,第5类保护产品本身,第35类则覆盖在线零售服务。
二、2025年美国商标新规重点解读
3月公布的《商标费用调整提案》将于2025年生效,主要变化包括:
费用上涨:基础申请费从250美元增至350美元,维护费从50美元调至75美元
申请简化:合并TEAS Plus与Standard申请通道,统一审查标准
文本限制:自由格式商品描述超1000字符需额外支付200美元/类,建议优先使用《商标识别手册》标准化表述
三、保健品商标注册全流程(2025版)
前期检索
通过USPTO数据库核查商标在第5、30、35类的近似情况,避免“蜂王浆”“维生素C”等通用词
案例:某品牌因使用“胶原蛋白肽”描述被驳回,后改为“海洋胶原蛋白复合制剂”通过审查
材料准备
使用证据:美国销售链接、产品外包装图(需含TM标识)、海关报关单
特殊要求:保健功能声明需附FDA合规证明,避免使用“治疗”“治愈”等医疗术语
提交与审查
电子申请后约4个月进入实质审查,2025年平均审查周期延长至12-18个月
常见驳回原因:商品描述模糊(如“保健食品”需细化到“膳食纤维补充剂”)
公告与维护
异议期最长180天,建议监测USPTO公告并及时应对
注册后第5-6年需提交使用声明,未按时提交将导致商标失效
四、5个高频问题解答
Q1:商标已在中国注册,能否直接申请美国35类? 需重新提交申请,可基于《马德里议定书》延伸保护,但商品描述需符合美国标准(例如“保健食品”需改为“膳食补充剂”)
Q2:未在美国销售,能否申请商标? 可选择“意图使用”基础提交,但需在公告后6个月内补充使用证据(可延期5次)
Q3:中文商标如何注册? 中文被视为图形商标,需提交清晰LOGO图,并说明设计含义以增强显著性
Q4:注册35类后能否保护产品本身? 不能。35类仅保护广告、销售等服务,产品需额外注册第5类或30类
Q5:新规下如何降低申请成本? 使用《商标识别手册》标准化描述、合并多类申请、选择电子提交可节省200-400美元/类
结语
2025年美国商标注册更强调“精 准描述”与“真实使用”,建议保健品企业采用“5类+35类”组合策略,并关注费用调整对长期维护成本的影响。提前规划商品描述、完善使用证据链,将成为提升注册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