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饮杯”是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名优茶质量评比,是公平展示企业茶叶产品质量的开放性平台,这次“国饮杯”茶叶评比由全国16个省、市(区)选拔推荐的茶叶样品共127只,其中特等奖仅有16只,获奖率为12.60%。我校园艺学院开发的石牌红茶在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喜获特等奖。
华农石牌茶创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校特色产品之一,为我校茶业科学系老一辈老师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结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牌茶就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深爱茶人士喜爱,最兴盛时,不仅在华南地区风行,还远销东南亚各国。多年来为了配合学校的建设,校内茶园经历多次大小规模的搬迁,茶叶生产一度中断。近年来,在我校园艺学院茶学系老师的努力下以及增城宁西茶园的不断建设,石牌茶于2007年后逐渐投入适量生产。据喝过新工艺石牌红茶的退休教师说,现在的石牌红茶品质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以前的石牌红茶。
据悉,该次评比分两大板块,除了采用感官审评对茶叶品质进行打分外,还要对茶叶农残进行检测。在石牌茶的感官审评5个项目中,石牌红茶的外形紧结、油润、有金毫,得分91;汤色尚红亮,得分90;香气有明显品种香,得分91;滋味鲜甜,得分91;叶底红尚匀,得分90;最后总分85.35。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石牌红茶样品重金属含量铅含量仅为0.78mg/Kg,约为农业部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茶叶)的含量的七分之一。此外在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中(主要检测是否有农药残留),石牌红茶在七项农药残留检测中都为ND(not decected)的优异成绩达标,说明石牌红茶可以达到有机茶水平。
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品质,这与石牌红茶的生产环境改良有关。近年来,在茶学系老师的精心管理下,增城茶叶教学实习基地全年采用有机环境种植模式,不仅不施农药、除草剂,在施肥技术上全年基肥均采用微生物发酵鸡粪与鸽粪,这样发酵制得的有机肥不仅肥效长,而且所得茶叶氨基酸含量高。另外,在茶行中间种植豆科绿肥,也是改良生态环境的因素之一。除了种植技术的改进,目前增城茶园还是种质资源创新的科研基地,目前茶学系已经多次从省内外引种了稀有山茶科植物,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