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烟囱安全检测多长时间需要做一次
烟囱筒壁现状检查:
该烟囱为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高200米,0~70m范围内筒壁坡度4.0%,70~200m范围内筒壁坡度2.0%。烟囱底部外径19040mm,壁厚700mm,出口外径8320mm,壁厚240,设计全部采用300#混凝土。筒壁为分段式结构,每隔10m设置一道环形悬臂(牛腿),支承烟囱内衬。筒壁采用0~70m范围内为双侧双向配筋,70m以上为单侧双向配筋。外侧竖筋为?14~25,环筋为?14~25;内侧竖筋为?12~14,环筋为?12~14。内外侧的环筋净保护层厚度均为30mm。由于烟囱高达200m,外筒壁现状检查主要借助折射式高倍率望远镜进行,并通过爬梯和高空作业吊篮进行实际复核。
通过现场烟囱检测检查,筒壁现状缺陷主要表现在:
A.筒壁的竖向裂缝,竖向裂缝非常严重,裂缝宽度约1.5mm,主要集中在烟囱中上部,且以东侧为较严重。此类裂缝基本上为贯穿裂缝,表面可见黑色析出物。部分裂缝进行了修补,但经现场查看,修补仅为表面封闭,未起到隔绝作用;
B.筒壁水平裂缝,经剔凿检验,仅为表面砂浆面层裂缝。开裂部位为内部筒壁结构局部凹陷处;
C.混凝土的锈胀开裂和锈胀剥落,因混凝土内部钢筋或铁件锈蚀所致:(1)避雷针底部锈蚀导致筒壁竖向锈胀裂缝,局部已空鼓。(2)平台埋件锈蚀导致表面混凝土锈胀开裂,尚未剥落的混凝土块存在跌落风险和安全隐患;
D.局部点渗漏,表面有内部析出物,经检测为筒壁局部浇注缺陷,如蜂窝,泌浆,内部不密实,因烟囱原始施工缺陷所致;
E.表面砂浆面层开裂和局部剥落,因砂浆面层收缩所致;
F.集灰平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铰接支承在筒壁的悬挑牛腿上。现场检查,集灰平台存在两类问题:平台板存在多处开裂现象。从裂缝分布特征看,应为早期收缩裂缝。(1)环梁牛腿外侧面层竖向裂缝,为表皮裂缝,因平台梁在与环梁牛腿连接处发生转角所致。(2)内筒壁的现状检测采用高空钻取全壁厚芯样的方法。
5.防腐系统检查
烟囱防腐系统包括内衬、保温层等部分。内衬采用水泥粘土砂浆砌筑100#机制红砖(其中标高6m~30m及180m~200m用耐火砖砌筑,实际检测发现180m以上也为粘土砖),5.8~30m范围内厚度240mm,30~200m范围内厚度120mm;保温层采用水泥珍珠岩板,厚度均为80mm。
上海某电厂1、2#机组烟囱高200米,为一座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部烟气出口内直径为7.0米,1978年底设计,1979年开工建设,采用滑模施工,1982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1989年~1990年间曾对该烟囱进行过普查,未发现明显缺陷。1995年,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烟囱筒身存在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酥松现象,同年对裂缝进行了修补。2003年~2005年间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改造项目,采用湿法脱硫,设烟气加热器GGH,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两炉相继投入使用。
增加脱硫装置后,可以脱去烟气中95%的SO2,但烟气中SO3脱除效率较低,脱硫后由于烟气温度降低,烟囱内较易产生结露现象,对烟囱本体具有较大的腐蚀性。该烟囱虽设有GGH,但情况仍不容乐观。进行烟气脱硫改造项目时,未对烟囱内部进行防腐改造,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腐措施。原有防腐系统是否能适应脱硫后的烟气环境,在经过近两年的使用后以及未来服役期内,烟囱结构的腐蚀损伤情况均未知。
此外,对于烟囱本身来说,该烟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按照当时的国情和设计规范的实际情况,地震烈度依6度设计,而目前上海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烟囱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用的是筒壁单侧配筋与300号混凝土(**现行规范要求),该烟囱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现状情况未知。
现甲方拟对这两台发电机组进行综合改造,期望能延长到寿命20~30年,对烟囱,则要判断其现有状态及在新的脱硫脱硝条件下的长期安全性。所以必须搞清烟囱使用的现有损伤状况及实际承载力状态,对烟囱现有状态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综合考虑防腐改造增加的荷载情况。根据相关标准给出处理意见及处理方案,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固、防腐或改造处理,确保烟囱结构的长期可持续安全正常使用。
2.鉴定工作范围
本次鉴定工作的范围是上海某电厂1、2#机组烟囱整个单体构筑物。烟囱高200米,0~70m范围内筒壁坡度4.0%,70~200m范围内筒壁坡度2.0%。烟囱底部外径19040mm,壁厚700mm,出口外径8320mm,壁厚240;烟囱中部128.75m标高、163.75m标高和**部193.75m标高处设置有信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