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成分分析的传统方法介绍
在受到科技以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对于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传统的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有:
(1)最常见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主要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分析过程中对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或者是发光度,根据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的检测仪器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等,根据分光光度计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中,最终观察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应的吸收强度。
(2)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也称为容量分析法。其化学原理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最终根据测量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以及标准溶液的浓度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成分。该方法操作简单,其实用性比较强。
(3)原子光谱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分为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两种类型。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者是离子在热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耗用的时间短,选择性好,但是准确度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铬锰氮不锈钢尺寸检测单位。
检测内容
元素分析
铁Fe,铬Cr,镍Ni,碳C,锰Mn,钼Mo,钛Ti,铌Nb,铜Cu,氮N,硅Si,硫S,磷P,氧O,氢H等
材质检测/牌号鉴定
201,301,304,304L,310,316,316L,321,405,410,420,430,440A等
检测方法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金属中气体分析等
检测标准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11170—2008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3089-2008 不锈耐酸钢板薄壁无缝钢管
GB/T 24511-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T 14975-2012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ASTM A480/A480M-18a 平轧及耐热不锈钢中厚板,薄板及带材的一般要求规格
JIS G4304-2005 热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JIS G4305-2012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GB/T 983-2012 不锈钢焊条
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3280-2015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ASTM A555/A555M-2016 不锈钢线材和盘条通用要求
,尺寸检测单位。
检测材料范围:
1.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粉末冶金钢材;
2.铁、铝合金、镍合金、钛合金、锌合金、电镀材料、铜合金;
3.钢铁材料: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铬、锰及其合金;
4.金属及其合金: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
5.特种金属材料:功能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
6.进口金属材料:生铁、钢锭、钢坯、型材、线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及其制品。
金属材料分析的项目:
1.化学性能:抗蚀性、抗氧化性;
2.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热膨胀性;
3.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塑性、硬度、疲劳、 冲击韧性、耐久性、弹性模数、韧性。
部分金属材料分析的标准:
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 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 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
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 20568-2006金属材料 管环液压试验方法;
GB/T 13301-1991金属材料电阻应变灵敏系数试验方法;
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
GB/T 14265-1993金属材料中氢、氧、氮、碳和硫分析方法通则;
GB/T 11020-2005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在火焰源时的燃烧性试验方法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