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高的季节,危险化学品火灾也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温度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般物理现象。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比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高温季节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出现“鼓桶”现象以及玻璃容器的炸裂现象都是由于受热膨胀所致。如果容器是敞口,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例如,液化石油气体积膨胀系数是水的11~17倍,其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时,禁止用沸水加热或烘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除了采取防热降温措施以外,还要控制灌充量,即按规定的充装系数进行灌装。
(二)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
易燃液体蒸发能力的大小不但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其中温度对它的影响更重要。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危险性就越大。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易燃液体蒸发的难易程度用沸点来表示,沸点越低,表明该液体的蒸发性越强。有些易燃液体的沸点是很低的,如在常压下,汽油的沸点是50℃,如环境温度超过其沸点,就容易发生危险。
(三)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
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它物质氧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促使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物质就会自燃起火。有些自燃点较低的物质如黄磷(自燃点为30℃),如果不妥善保管,夏季气温超过它的自燃点时,遇空气就能自燃起火。


危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运输阶段。危险品种类繁多,很多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运输过程中如发生事故,不仅会引起交通堵塞等问题,更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夏季来临,炎热的天气更加增添了危险品运输中的火灾危险性。
危险品运输火灾的起因
1、装卸违反操作规程
危险品在装卸过程中, 若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而采取拖、 拉、 碰撞、 翻滚等野蛮装卸, 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装卸工具, 极易造成摩擦、撞击而引起火灾事故。
2、车辆技术条件不佳
如果车辆技术状态差,缺乏阻火器、静电接地等相应的安全 技术装置,就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因此运输危险品的车辆 必须保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符合所装运货物的安全要求
。
3、违章行驶
车辆行驶中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对危险品运输 而言,司机强行会车、超车,过铁路道岔、桥梁、涵洞时不减速, 都易造成翻车、撞车等事故,进而引起火灾、事故。
4、配装隔离不符合要求
危险品的理化性质非常复杂, 许多物 品化学性质互相抵触,相互混合会产生放热化学反应。运输时如 将性质不同的物品混装在一起,而未有效地封闭隔离,就极易发 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引发燃烧。
5、灭火方法错误
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其性质各异,灭火时,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必须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合理选择。有的危险品灭火方法较特殊 (如碳化钙起火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更应引起注意。如果灭火 方法错误,就会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宜春到泉州货运物流专线公司-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