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小企业,设立后扩展很快,几年内就成了知名企业,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运气不佳销声匿迹了,把它们比做"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很合适,三步两步爬上去,一个猛子就扎下来,属于超速成长但短命的企业。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成长而没有持续,并且短期表现了某些竞争优势,但是时间很短暂。 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在近些年来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是一种很需要值得关注的现象。
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42年,1000强平均寿命30年。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另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我国每年近100万家企业倒闭(不包括个体企业)。然而,世界上也有能够挺立潮头的诸多企业,如两百岁的诺基亚、杜邦、通用。
上述情况表明,企业的起起落落、生生灭灭早已与作为"工具"应有的特征明显不同,而与生物的生命历程有着某种相似指出,可以从称之为"企业生命历程"。要谋求企业持久的发展,必须将之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其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通过自身各系统的协调运作使生命能长久延续,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这就是"生命型企业",在中小企业群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更加需要值得关注。过去很长时间内,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企业发展的研究上,过于关注企业作为工具的盈利功能,而忽视了它作为生命体的其他功能;市场竞争的现实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渗透,使理论界逐渐把重点转移到对企业生存的研究。日本学者日出了企业商业年龄的概念;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我国学者提出了企业稳定性和生命型企业的观点,这些提法尽管不同,但是其共同的特点使把企业看作使一个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途径。
(网址:http://www.gzch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