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环氧地坪市场已成熟,但是不少客户对于混凝土与环氧地坪之间的关系了解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水泥地面状况对最终的环氧地坪工程质量影响极大,所以当环氧地坪施工完工后,对于他们想像中的地坪不一致,就会对地坪供应商产生不好的印象。其实水泥地面状况达不到要求,环氧工程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在环氧地坪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环氧地坪漆与水泥中间起壳、与水泥之间没有粘性而导致脱落、起泡等现象。按原则做环氧地坪在对地面水泥标号上有严格的要求,我公司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一般最低要求是c25混凝土以上,并且地面收光时一定要注意整个地面的平整度,不能有坑坑洼洼或厚薄不一的情况,否则环氧地坪漆施工后感光上会有明显的感觉。因而,良好的基础地面是保证环氧地坪工程质量的前提,有些水泥标号不符合环氧地坪施工的要求,就不能选用普通的环氧工艺方式。
在这里我举几个例,比如做玻璃的工厂和做模具的工厂,一般不能选用薄涂环氧地坪工艺,因为耐磨耐压性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他们的产品随时都会重重的砸在地面上,厚度不够的地面水泥也会砸出坑来,但是客户会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环氧地坪做得不好的原因,后续沟通和收款会遇到不少麻烦。建议做3mm厚度的工艺以上。如果客户为了省钱只肯做一般的经济型涂装,那么一般专业的地坪公司是不会承接这类的工程的。目光长远的公司不会为了眼前这点小利益而影响公司的名誉和发展的。
对于水泥标号不达标,出现跑砂厉害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解决:
1. 将原地面铲掉重新浇灌混凝土,等完全干燥后28天(夏天)才可以在上面做环氧;
2. 对于有些公司不愿意铲掉旧地面水泥重新浇灌混凝土的,那么就只能要求客户在原基面上再浇一遍混凝土,28天以后水泥实干后可以施工环氧。
3. 地面起砂,或凹凸不平,可以用水泥自流平工艺施工。
按照苏州正宇建材有限公司的施工经验,一般环氧地坪对混凝土基材的要求如下:
1、混凝土浇柱时要求地面平整密实,强度要求不低于c25;否则影响环氧面层的耐压性、抗冲性能及耐磨性。商品混泥土的塌落度为6-8cm,现场搅拌的混泥土塌落度为12-14cm;
2、地面平整度一般要求在2m范围内落差不大于2mm(最好用抹光机抹平并收光);如落差较大,则在地坪涂层施工时会产生费工费材料的因素,需加厚以减少落差,从而增加客户成本;
3、如需涂装的地面处于底层,地下水位较高,则混凝土底层应作好防水处理,避免地下水上升形成的蒸汽压顶起地坪涂层而引起起泡、起壳现象。
4、混凝土干燥至少28天以上,含水率不高于6%;且在养护干燥过程中避免局部淋雨及积水在地面等,否则易引起局部混凝土水份含量超标。
5、楼板上、钢筋混凝土梁及分次浇铸的混凝土上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强度不应低于c25,厚度不低于30mm。
6、对损坏的混凝土表面修补或找平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即①、当采用细石混泥土找平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厚度不应小于30mm.②、当基层必须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应先涂一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按设计厚度找平。③、当施工过程不宜进行上述操作时,可采用树脂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
7、细节部位,如落水管周围、门槛处等混凝土应平整,棱角应平直。
8、大面积混凝土基层应根据基材状况切割合理伸缩缝留待地坪涂装时处理,为保持地面美观,尽量将伸缩缝隐蔽在隔断下,实在不能的,施工环氧地坪时留缝,然后用弹性胶灌缝。
9、测量施工地坪的表面含水率,应小于8%,测量施工环境的空气湿度,应小于75%;测量施工环境温度,应大于0℃;
如混凝土基层达不到要求,出现混凝土层起层导致地坪涂层起壳、脱落等现象,底层未做防水处理或防水不严出现的地坪涂层起泡现象,基材严重不平而涂层设计不合理(过薄)导致的地坪问题,伸缩缝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地坪涂层开裂现象等,地坪施工方不应负责。
附:gb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混凝土基材的要求。
3基层处理及要求
3.1.1 基层必须坚固、密实;强度必须进行检测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地下水渗漏、不均匀沉陷。不得有起砂、脱壳、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
3.1.2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应采用2m直尺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防腐蚀面层厚度大于5mm时,允许空隙不应大于4mm; 2 当防腐蚀面层厚度小于5mm时,允许空隙不应大于2mm.
3.1.3 基层必须干燥,在深度为20mm的厚度层时,含水率不应大于8%;当采用湿固化型材料时;含水率可不受上述限制,但表面不得有渗水、浮水及积水;当设计对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1.4 基层坡度必须进行检测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为坡度长的±0.2%, 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30mm.
3.1.5 承重及结构件等重要混泥土浇筑宜采用大型清水模板一次制成.当采用钢模板时,选用的脱模剂不应污染基层.
3.1.6 当基层表面进行块材铺砌施工时,基层的阴阳角应做成直角;进行其它种类防腐蚀施工时,基层的阴阳角应做成斜面或圆角.
3.1.7 经过养护的基层表面,不得白色析出物.
3.1.8 基层表面必须清洁.施工前,基层表面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手工或动力工具打磨时,表面应无水泥渣及疏松的附着物.
2 当采用喷砂或抛丸时,应使基层表面形成均匀粗糙面。
3当采用研磨机械打磨时,应使清洁、平整。当正式涂装时,必须用干净的软毛刷、压缩空气或工业吸尘器,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3.1.9 已被油脂、化学药品污染的基层表面或改建、扩建工程中已被侵蚀的疏松基层,应进行表面预处理,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基层表面被介质侵蚀,呈疏松状,并存在高度差时,应采用凿毛机械处理或喷砂处理。
2 当基层表面被介质疏松状时,应采用喷砂处理。
3被腐蚀介质侵蚀的疏松基层,必须凿除干净,采用对混泥土无潜在危险的相应化学品予中和,再用清水反复洗涤。
4被油脂、化学品污染的表面,可使用洗涤剂、碱液溶剂等洗涤,也可用火烤蒸汽吹洗等方法处理,但不得损坏基层。
5 不平整及缺陷部分,可采用细石混泥土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养护后按新的基层进行处理。
3.1.10 凡穿过防腐蚀层的管道,套管、预留扎、预埋件、均应预先埋置或留设。
3.1.11 整体防腐蚀构造基层表面不宜做成找平处理。当必须进找平时,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细石混泥土找平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厚度不应小于30mm.
2 当基层必须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应先涂一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按设计厚度找平。
3 当施工过程不宜进行上述操作时,可采用树脂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
3.1.12 当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时,表面应压实、抹平、不得拍打,并进行粗糙化处理。
3.1.13 经过养护的找平层表面严禁出现开裂、起砂、脱层、蜂窝麻面等缺陷。
3.1.14 当水泥砂浆用砌体结构抹面层时,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起砂、脱壳、蜂窝、麻面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