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1604.38标准是关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测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包括其适用范围、检测原理、样品制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等方面。
一、标准概述GB 31604.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10月19日发布,2017年4月19日正式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整合并统一了多种食品接触材料中砷的测定方法,提供了更全面的指导,旨在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砷的含量符合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健康。
二、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砷迁移量及纸制品、软木塞中砷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金属、陶瓷、玻璃、纸张等材质。
三、检测原理砷元素迁移量检测的原理是利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砷在一定条件下会向食品中迁移的特性,通过实验测量迁移到食品中的砷的量。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
四、样品制备样品选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接触材料样品。
预处理:将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等预处理步骤,以去除表面污染物和水分。
制样: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制成一定规格的样品,如粉碎、研磨等。
浸泡实验:将制好的样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模拟食品溶液中,如3%醋酸、65%乙醇等,模拟食品接触过程。浸泡条件和时间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
提取浸泡液:浸泡结束后,提取浸泡液作为待测样品溶液。
砷含量测定: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浸泡液中砷的含量。具体步骤包括制备系列砷标准溶液、使用仪器测定待测样品液和空白液、通过比较测试数据计算砷迁移量等。
将测得的砷迁移量与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例如,FDA对食品中砷的限量为10ppb(部分/亿),而中国的具体限量标准可能会根据食品类型和人体摄入量等因素有所不同。
七、注意事项试剂和材料:应选用分析纯或更高纯度的试剂和材料,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条件控制:严格控制实验的温度、时间、溶液浓度等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污染和误差: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GB 31604.38标准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