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5月份都是新房装修的高峰阶段,经过两个多月修饰,一套漂亮、舒适的新居就呈现在人们面前。站在环保的角度来说,新装修的居室一般要空置半年以上才能居住,但实际上有的人仅仅让新房空置不到一个月就搬进了新居。殊不知,夏季住新房受甲醛污染伤害最严重。
据了解,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空气中湿度增大,新房装修的污染也进入了“高发期”。据医院门诊部统计,这段时间与室内装修污染有关的病人比平时增加了30%以上,其中多为儿童、老人以及装修工人。
记者从环保局了解到,受夏季高温、干燥、闷热天气的影响,夏季的室内空气污染比其他季节更加严重。这是因为许多装修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气温高、湿度大、空气对流差的情况下,容易挥发聚集。据悉,室内温度在30度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最高。证实夏季室内空气各项危害指标比其他季节高20%左右。
专业人士认为室内装修污染来源主要是木板家具、油漆涂料、防水涂料、瓷砖和石材等。这些材料或含有毒物质或者会释放有害气体,加上大量使用粘合剂,这些有害物质聚集在一起,超过在单位空间内的标准,会发出强烈而刺鼻的难闻气味,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告诉记者:“从各地家居环境检测统计数据看,甲醛超标态势正在回升,全国新装修房甲醛超标率平均达到69.7%,比5年前的60%明显上升。”除甲醛已经成为新入住家庭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于除甲醛的认识,一般消费者有一个误区,认为室内没有明显刺鼻的味道了,危害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实际上,甲醛的挥发期一般在3-15年,是一个长期挥发的过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挥发或潜伏,不易被察觉。
更应该注意的是,实验发现,甲醛挥发点为19℃,温度每上升一度,浓度上升0.4倍,尤其是在夏季气温升高释放更剧烈且浓度会超过正常3倍。在冬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甲醛的挥发不是很活跃,甲醛几乎都积存与建材之内,因而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冬季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合格,而到了夏季却检测除甲醛超标,这就是因为甲醛在冬季蛰伏,夏季温度到达19℃及更高的温度后之后会加剧挥发。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们往往打开空调解暑降温而紧闭门窗,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甲醛通过向户外扩散稀释。
记者了解到,过去人们往往采取推迟入住、开窗通风、放置绿色植物、活性炭、柚子皮等“传统方法”去除甲醛。对此,宋广生告诉记者:“开窗通风确实是比较有效的方式,用半年到一年左右,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不过也需要考虑到天气的因素,比方说沙尘、阴霾等天气条件下,不适合开窗。而放置柚子皮仅仅是对甲醛气味进行了覆盖,并不能真正起到去除甲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