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交接箱特点:箱体可为前开门或前后开门,箱内有充足的布纤、贮纤空间,有足够的绕线盘挂线钩,方便用户操作。箱体采用优质不锈钢板作材料,并经电镀、喷塑处理,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而且箱体密封性能好,能抵受剧烈的气候变化和恶劣的工作环境,防护等级达GB4208中IP65级要求。箱体由高强度玻纤增强聚脂模压成型,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耐老化特性,而且重量轻。全模块化设计,采用12芯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可采用飞碟式直熔盘,体积小,直熔容量大。箱体底部高,空间大,便于光缆引入时,有更大的曲率半径,安装操作施工方便。光缆加强芯根据用户需要,也可采用光缆固定罩壳形式,适用于普通和带状光缆。接地方式:箱体共有二层地,一层为保护地,光缆加强芯与保护地相接。另一层为机架地,该两层地之间互不相通,分别通过各自的接地线通向机房大地。
工作条件:
工作温度:-40℃~+60℃
相对湿度:≤95%(+40℃时)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技术要求:
防护等级:IP65
标称工作波长:850nm,1310nm,1550nm。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0.3 dB。
光纤活动连接器回波损耗:≥45dB(PC型)。
机架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耐电压≥3000V(DC)/1min,不 击穿、无飞弧。
箱体金工件与接地装置之间的绝缘电阻≥2×104MΩ/500V(DC)
箱体各表面能承受与表面垂直的压力大于980N,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能承受的垂直压力大于200N。
光缆固定处能承受1000N的轴向拉力,并能承受扭转角度±90°共3次的循环扭转。
光纤弯曲处的曲率半径>30mm(内控40mm)
光缆交接箱主要用于光纤网络中光缆的连接、分配和调度,以下是详细的使用说明:
安装前准备
• 选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不易积水的位置。同时要考虑便于施工和维护,远离易燃、易爆和强电磁干扰源。
• 检查设备完整性:收到光缆交接箱后,检查箱体是否有损坏,配件(如熔纤盘、适配器、固定夹具等)是否齐全。
安装
• 箱体安装:室外安装时,使用地脚螺栓将箱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确保箱体垂直、水平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在室内安装时,也需固定在稳固的位置。
• 接地安装:良好的接地是保证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关键。将箱体的接地端子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
光缆引入
• 开孔与密封:根据光缆的数量和直径,在箱体合适位置开孔引入光缆。引入后,使用密封材料和配件密封开孔处,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
• 固定光缆:在箱体内,使用专门的光缆固定夹具将引入的光缆牢固地固定在箱体的进线孔附近,避免光缆晃动和受力过大。
光纤熔接
• 剥纤:使用专业工具剥去光缆外皮和光纤涂覆层,注意不要损伤光纤。
• 清洁光纤:用蘸有酒精的清洁棉球轻轻擦拭光纤,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 熔接:将两根光纤放入光纤熔接机中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使用热缩管对熔接点进行保护,并将热缩管放在熔接机的加热槽中加热收缩。
• 盘纤:将熔接好的光纤整齐地盘绕在熔纤盘中,盘纤半径应不小于规定值,避免光纤弯曲半径过小导致损耗增加。盘纤过程中要注意光纤的顺序和标识。
跳纤连接
• 选择跳纤:根据需要连接的端口和光路要求,选择合适长度和类型的跳纤。
• 插入适配器:将跳纤的一端插入一个适配器的插座,另一端插入另一个适配器的插座,确保插入到位,连接牢固。
标识管理
• 光纤标识:对每根光纤进行标识,包括光缆编号、光纤芯数、起点和终点等信息。可以使用标签或挂牌等方式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晰、准确、持久。
• 端口标识:对箱体内的每个端口和适配器进行编号和标识,与光纤标识相对应,方便查找和维护。
日常维护
• 外观检查:定期检查箱体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门锁是否正常。检查密封性能,如有缝隙或破损,及时修复。
• 内部检查:打开箱体,检查光纤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断裂的情况。检查熔纤盘和适配器是否清洁,如有灰尘,用干净的工具清理。
• 性能测试:使用光功率计等测试设备,定期对光路进行测试,检查损耗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损耗异常,检查光纤连接和设备是否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