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是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检测范围
牌号
紫铜
T1,T2,T3,TU0,TU1,TU2,TP1,TP2
黄铜
H96,H90,H80,H70,H65,H62,H63,H68,H59,H85
铅黄铜
HPb59-1,HPb59-2,HPb59-3,HPb60-2,HPb62-2,HPb62-3,HPb63-3
日本牌号
铅黄铜
C3601,C3602,C3603,C3604,C3605,C3771
黄铜
C2800,C2720,C2700,C2680,C2600,C2400,C2300,C2200,C2100
紫铜
C1020,C1100,C1221,C1011,C1201,C1220
美国牌号
铅黄铜
C35300,C36000,C37700,C38500
黄铜
C28000,C27400,C27000,C26000,C24000,C23000,C22000,C21000
紫铜
C10200,C11000,C10100,C10200,C12000,C12200
英国牌号
铅黄铜
CZ120,CZ121Pb3,CZ119,CZ124
黄铜
CZ109,CZ107,CZ106,CZ103,CZ102,CZ101
紫铜
C103,C101,C110
,压铸铝件断口分析企业。

金属检测项目
含义
元素分析
是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对金属材料或制品进行分析检测,确定其成分和含量,用于了解金属的材质和质量的一个过程。
牌号鉴定
是通过仪器分析手段确定样品的成分及其比例后,通过对照所提供的材料牌号所对应标准的要求,判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过程。
牌号推荐
是通过仪器分析手段确定样品的成分及其比例后,通过查找对应该材料类型的标准,为客户推荐与该材料成分含量最接近的牌号的过程。牌号推荐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信息。
金属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
电化学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
原子吸收光谱法(AB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金属检测标准
GB/T 223.X系列 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 碳索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5121.X系列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 X含量的测定
GB/T 6987.X系列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70-2008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 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情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13748.X系列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断口分析企业。

钛及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密度较小、弹性模量低、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抗腐蚀性强的特性,是航天、军工领域理想的制造材料,同时在器械、汽车等行业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钛相对于其他传统金属而言,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因此钛及钛合金成分分析是质量控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钛及钛合金成分分析检测范围:
工业纯钛TA1、TA2、TA3、TA4;
α钛合金TA5、TA6、TA7、TA8、TA9、TA10、TA11、TA12、TA13、TA14、TA15、TA16、TA17、TA18…TA28;
β钛合金TB1、TB2、TB3、TB4、TB4、TB5、TB6、TB7、TB8、TB9、TB10、TB11;
α+β钛合金TC1、TC2、TC3、T、TC6、TC8、TC9、TC10、TC11…T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