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芯分光分纤箱
一、 产品简介:32芯分光分纤箱,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室内、室外、挂墙、挂杆、新老楼盘,网络电信网络数据通信网局域网等,产品由优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能容纳安装4个1x8、2个2x16或1个1x32PLC光分路器,具有防紫、抗腐、阻燃、防水等功能,有2个现有位(下进缆)、4个备用位(可上下进缆)光缆入口和1个现有位(下进缆)、3个备用位 (可上下进缆) 光缆或皮线光缆出口,安装方式可分为壁挂式和抱杆式的安装。
二、特点及结构说明:
1、箱体、箱盖及翻转板均采用优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具有防紫、抗腐、阻燃、防水等特点,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
2、双层结构的设计,上层(即翻转板,盘绕区设计在翻转板内侧,翻转板内侧的阶梯型绕纤环用于光纤快速连接器接续的反复操作所需的余量)为光分器配线盘绕区;下层(即箱体内底及熔接盘)为光纤熔接盘绕区,为方便熔接可将箱体取下操作,亦可单独将熔接盘取下操作。
三、主要技术参数(符合Y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要求):1、工作环境温度:-30°C~+60°C;
2、环境湿度::≤95%(+40°C );
3、适配器可选SC\FC\LC;
4、光缆进入数量:1x2位(下进缆)、1x4备用位(可上下进缆);5、皮纤进入数量:32x1位(下进纤)、32x3备用位(可上下进纤);
6、箱门开启角度≥180°;翻转板翻转角度≥120°;防水等级IP65 ;
7、大气压力:70Kpa~106Kpa;
8、接地耐电压水平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9、绝缘电阻:≥2X1000MΩ/500V。
以下是更详细的光纤分光箱使用说明:
一、安装环境要求
• 空间要求:光纤分光箱周围应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开启箱门、插拔光纤和进行维护操作。箱门开启角度一般要能达到90度以上。
• 温湿度条件:工作环境温度适宜在-40℃ - +60℃之间,相对湿度在5% - 95%范围内。避免安装在温度和湿度变化剧烈的地方,像靠近热源或者通风口的位置。
• 防尘防水:应安装在相对干净、灰尘少的环境。如果是室外安装,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等级(如IP65以上),防止雨水等进入箱内损坏设备。
二、安装步骤
• 确定安装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布线情况,确定分光箱的安装高度和位置。室内一般安装在弱电竖井或者楼道墙壁上;室外可安装在电线杆或者建筑物外墙等位置。
• 固定箱体:使用配套的螺丝和膨胀螺栓将分光箱牢固地固定在墙体或者支架上。对于室外安装,还需要考虑防风和抗震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
• 引入光纤:将主干光纤和分支光纤通过预先铺设的管道或者线槽引入分光箱。在入口处要做好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被刮伤。可以使用专门的光纤保护套或者密封胶泥。
三、内部组件认识与连接
• 分光器:这是核心部件,认识其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输入端口连接主干光纤,将光信号进行分光后从输出端口输出到各个分支光纤。分光比有多种,如1:4、1:8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 光纤适配器:用于连接光纤插头,确保光纤之间的jingque对接。在连接光纤时,将光纤插头对准适配器的插孔,轻轻插入直到听到“咔哒”声,表示连接到位。
• 熔纤盘:如果需要熔接光纤,将光纤在熔纤盘内进行熔接操作。熔接完成后,把光纤余长盘绕在熔纤盘内,整理好光纤,避免光纤交叉或者打结。
四、光路连接与配置
• 连接输入光纤:将来自前端设备(如OLT)的主干光纤连接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时要确保光纤端面的清洁,可以使用光纤清洁棒擦拭。
• 连接输出光纤:按照网络规划,将分支光纤连接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后,检查光纤是否插紧,避免出现松动导致光信号衰减或者中断。
• 配置分光比:根据实际的用户数量和带宽需求,通过调整分光器上的配置接口(如果有)或者在网管系统中进行配置,设置合适的分光比。
五、测试与验收
• 光功率测试:使用光功率计对各个端口的光功率进行测试。在输入端口,检查输入光功率是否符合设备要求;在输出端口,测试分光后的光功率,确保每个端口的光功率衰减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应超过设计规定的值(如-10dBm到-20dBm)。
• 信号质量测试:可以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测光纤链路的信号质量,查看是否存在光纤断裂、弯曲过大或者熔接不良等问题。检查各个端口的光信号的反射损耗、插入损耗等参数是否合格。
六、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
• 定期巡检:定期(如每月一次)检查分光箱的外观是否有损坏,箱门是否关闭严密。检查内部光纤连接是否正常,有无光纤插头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 清洁维护:每季度(或根据环境情况)清理分光箱内部的灰尘。可以使用小型吸尘器或者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对于光纤端面,如发现有污垢,使用光纤清洁工具进行清洁。
• 故障处理:如果发现光信号异常,如某个端口光功率过低或者无光,首先检查光纤连接是否松动,然后使用光功率计和OTDR逐步排查故障点,可能是光纤损坏、分光器故障或者前端设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