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是怎样打造的?铁画为什么诞生在安徽芜湖?为什么它会得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厚爱呢?在它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精神,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水陆畅通、经济繁荣的江南重镇。
自西周至唐宋时期,芜湖地区的铜矿开采和冶炼规模宏大,技术先进,为古代中国的三大铜矿基地之一。明清时期,民间素有打铁锻钢的传统,所谓“铁到芜湖自成钢”。风格独特的铁画艺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孕育而生的。
铁画的历史说来已有300多年,它并非出自著名大画家之手,而是像“泥人张”、“面人郎”一样,地地道道从民间手工艺中蕴育升华的。
清康熙年间,芜湖有一个普通铁匠,叫汤天池。他生活贫寒,经常打制一些简单的铁花出售以维持生计。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汤天池每天向国画大师萧尺木偷学绘画技巧,结果被发现。这个地位低下的铁匠诚意感动一代国画大师,萧尺木悉心指导汤天池关于国画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法。两人亲密合作,相互砥砺,终于创造出传统国画艺术与锻铁技艺奇妙融合的铁画。
铁画诞生后,得到许多人的青睐,但仿作者很多,水平良莠不齐,以至于被视作一种坊间手艺而地位不高。汤天池之后,又出现一位奇人梁在邦,原来是一位能诗善画的文人,他放弃科举仕途而倾心于铁画。难能可贵的是他“以铁当墨,以锤为笔”,将文人意趣融入铁画,使铁画走入高雅艺术的殿堂。他的铁画虽然笔画寥寥,却形神兼备,栩栩然富于意境,一时被誉为绝技,有钱的达官显贵纷纷以高价争购。铁画得以进入上流社会,甚至贡奉皇宫。梁在邦“以文锻画”,堪称铁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铁画创作前一般会有画稿,但不是所有画稿皆适合铁画。铁画的出现与当时兴起的新安画派有密切关系。
萧尺木是新安画派的著名画家,安徽芜湖人。当年,汤天池正是得到他的悉心指点才独创出铁画艺术。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聚集了像萧尺木这样的一批不与清朝合作的明代遗民文士画家。他们隐居黄山,善用笔墨,借景抒情,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绘画风格一反柔媚甜俗、奢靡华贵之气,开创了一代简淡高古、秀逸清雅之风,具有鲜明的士人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
新安画派提倡师法自然,笔下多是峻岭奇松、悬崖峭石、清流寒士。画家擅长运用线条来状物抒情,线条简约而遒劲有力。这种画风正适合铁画来表现。
最重要的是,新安画派所强调的鄙视权贵,拒绝同流合污,坚忍不拔、独善其身的文化风骨和精神气节,在铁画上得到更好的表达。
千锤百炼,意志创造
铁画诞生之后,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坎坷岁月。新中国成立之际,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近乎灭绝。新中国努力发掘和发扬光大民间传统艺术,芜湖有关部门多方查找铁画传人,终于找到年近花甲的老艺人储炎庆。
储炎庆早年打铁学徒出身,拜师学习铁画,是当时幸存的唯一铁画高手。虽然有二十多年未操旧业,但在新形势的感召下,他决心使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恢复青春。 芜湖市手工业局帮助储炎庆组建了铁画恢复组,筹办设备和原材料。储炎庆在自家小院内砌起红炉,架起铁砧,带领仔细挑选出来有潜力的年轻徒弟们,开始试制出了一些铁画。
这是铁画恢复组打制出来的第一代作品。从这些铁画中可以看出,它们仍然带有浓厚的传统韵味。
这幅松鹰图是储炎庆率弟子于一九五八年创制的一幅杰作。苍鹰兀立古松,雄视猎物,展翅欲飞。整个画面构图充满张力。最令人叫绝的是: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下,鹰眼神态毕现,栩栩如生。这幅《松鹰图》参加了一九五九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及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今天的铁画博物馆内,保存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储炎庆及其传人锻制的大量铁画精品,让人叹为观止。这里堪称铁画艺术的宝库。然而,有一件最重要最知名的铁画作品却不在其中。
一九五九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的落成典礼,芜湖铁画界承接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制作一幅前无古人的巨型铁画作为人民大会堂的陈设品。对于当时的芜湖铁画界来说,这是意义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需要调集全部力量,既要确保最高艺术水准,又要恢宏大气,体现新时代新气象。经过慎重的思考,人们确定以黄山著名的迎客松作为铁画的题材。
根据图纸设计,铁画迎客松的规格是四米五乘两米五,重达八百斤。这么巨制的铁画以前还从没有人打制过。技术和艺术上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工期紧,任务重,储炎庆带领弟子们还有几十个工人,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中。当时,他们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创作的过程十分艰辛。没有那种毅力和那种精神,是没办法做下来的。
据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