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光伏荷载承载力安全性检测鉴定资质单位
方案一:网架结构,划分为4个倾斜放置和1个平放的平板部分,为方便坡屋面相交处的单元构造,网架采用三角锥为基本单元,厚度为2m,支座设在网架下弦节点,通过不动铰坐落在周围混凝土框架梁柱顶。网架结构用钢量省、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但用于本工程也有缺点:1)网架的厚度占用建筑高度,网架杆件较密,多而乱,建筑师认为室内观感不佳;2)由于网架起坡成拱形,支座有较大的外推力,这对于下面支承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不利;3)网架节点构造复杂,特别是坡面相交处,施工不便。
方案二:刚架结构,在长跨方向中部布置4榀折线型门式刚架,跨度24m,梁线与屋面折线平行,刚架支承在混凝土框架梁柱顶,垂直于刚架方向及坡屋面相交处布置次梁。为刚架的稳定性及增强屋盖刚度,需在屋面设置水平支撑体系。刚架及次梁采用H型钢,水平支撑采用圆钢管。刚架结构力学模型清晰,计算简单,但由于屋面跨度较大且荷载重,刚架截面较大,经济性差。且折线型门式刚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同样存在对支座的水平推力,给支承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带来难题。方案三:双向正交钢桁架结构。根据建筑坡屋面形态,通过调整柱网布置,两正交方向各设2榀主桁架,桁架的弦杆和建筑坡屋面保持平行。X向主桁架跨度为26.3m,Y向主桁架跨度为24m。4榀主桁架两两正交,交汇节点采用刚性连接,形成相互支撑的稳定体系,每榀主桁架两端支座设置在外围框架柱顶上,与柱顶铰接。主桁架中部高度为3.125m,两端部高度随坡屋面变化,按1:2坡度由3.125m逐渐减为零。屋面四角设置三角桁架,与X向主桁架连接,高度由3.125m逐渐减为零。X向及Y向的主桁架间及角桁架间设置次桁架,间距为主桁架的节尺寸,高度由1.125m~3.125m不等。次桁架、角桁架与主桁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铰接。在外围混凝土框架柱顶上部设置一圈H型钢梁及水平斜支撑。次桁架不仅能将屋面荷载传递给主桁架,起到竖向支撑的作用,增强屋盖的刚度和整体性。此方案既能满足建筑屋面形态的要求,视觉上也较简洁,结构受力合理,不存在支座推力问题,利于下部支承混凝土结构设计,用钢量相对较省,作为Zui终结构实施方案。
光伏发电屋顶结构承载力检测鉴定; 承接全国屋顶放置光伏承重检测鉴定,检测的主要内容及分析依据检测要求及鉴定需要,结合相关工程实际情况。
湖州市屋面光伏荷载承重检测鉴定主要检测内容如下:
现场测量构造柱与主梁的截面尺寸与原设计进行复合;现场测量柱子垂直度、柱距、跨度;现场测量牛腿及柱子的标高;现场检测柱、吊车梁的混凝土强度及保护层厚度,布筋情况;柱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主梁支座处的连接情况等进行检测。
2.1 检测基本情况 对柱子、吊车梁、屋架等可观察到的主要构件进行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主要检测的内容有柱子倾斜、柱距、跨距、吊车梁标高以及柱和吊车梁的强度检测和局部钢筋探测、还有支撑系统、墙架系统节点连接板螺栓松动、脱落、构件平面外弯曲及锈蚀、墙体产生裂缝等。
2.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2.1柱子的截面尺寸复合(1)、D列2~12线柱子的截面尺寸为:截面为600mm×400mm,1线外露部分柱子的截面为780mm×600mm。
(2)、G列2~12线柱子的截面尺寸为:截面为580mm×400mm,1线外露部分柱子的截面为780mm×580mm。
(3)、E、F列1线柱子的截面尺寸为:截面均为400mm×230mm。
2.2.2 各柱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检测根据原设计柱基础的持力层为
层褐黄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5kN/m2,通过安徽水利水电对该厂房岩土勘测报告可知:层为素填土和杂填土,层厚0.60~2.22m,主要由粘性土夹杂少量杂质、碎石组成,其下为流塑状淤泥含大量有机质、腐植物等。从附图3中可以看出,以D列1线柱为基准零点,最大沉降为G列12线点30mm,最大高差G列5线点与12线点为38mm,成果见附图3。2.2.3 柱、跨距偏差检测 其中,柱距以两柱边界尺寸线为标注基准线。
彩钢屋顶电站相比较砼屋面电站施工工艺简单、建设周期快等特点,但是彩钢屋顶的承载、屋面板强度及防水问题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另2008年之前建设的彩钢板厂房尽量不予考虑在该厂房屋面建设电站。
2.2.1 在彩钢板屋面安装连接件前确认屋顶的承载力是足以满足至少14Kg/m2。
2.2.2 与屋面连接方式不同,对梯形板型、角弛型、直立锁边型屋面的连接做抗拉拔试验,并出具现场试验检测报告。
2.2.3 在彩钢屋面安装连接件前确认屋面的防水是否存在渗水漏水现象。若存在评估其轻重,若渗水漏水现象严重,不予建设电站;若渗水漏水现象轻微,采取适当防水处理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2.2.4 针对屋面彩钢板板型会审连接件的可行性,连接件的施工不应对原彩钢屋面而造成损坏。
2.2.5 适用于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彩钢板屋面常见的三种板型:角弛型、梯形板型、直立锁边型三种。连接件(夹具)选型关系到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及施工的难易周期。
分布式安装须提供荷载证明
会给分布式安装,特别是户用分布式的安装推广增加难度,这与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分布式安装是否矛盾?在弄懂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房屋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