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信阳毛尖在郑州的销量排在第一位,目前铁观音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图为工人拣茶。
策划 财经新闻部 首席记者 孙斌 文 记者 许俊文 图
时 间:6月15日至20日
地 点:郑州、信阳
调研主旨:信阳毛尖这壶名茶该如何“泡制”?
信阳毛尖,是世界绿茶珍品,其获得的奖项代表了中国茶叶的至高荣誉。然而,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信阳毛尖,在铁观音、普洱、龙井等南茶的大举进攻下,沦为寂寞的陪衬。爱之切才痛之深,信阳毛尖何时复兴?成为急需破解的命题。
信阳毛尖为何品不出“价值”
6月17日~18日,2010年中国商帮峰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商帮代表坐而论道。
茶歇时,记者随机问一些商帮代表能叫得出来的名茶名字,人们脱口而出:铁观音、龙井、普洱、碧螺春……而信阳毛尖却“世间绝品人难识”。
与此同时,在郑州北茶城和郑州南边的香国茶城,一些商人也在品茶言商。几乎所有人在品过几道不同的茶后,称信阳毛尖口感、内质已不如从前。
不常泡茶喝的记者在几个茶叶专卖店点了信阳毛尖,发现毛尖的确变了。以前,记者用玻璃杯冲信阳毛尖,只见毛尖在水中曼妙翻转,慢慢滋润开来,仿佛一只只蝴蝶飞舞,然后缓缓落下,轻品慢啜,似乎无味,继而一股栗香之气弥散于唇齿之间。而如今的信阳毛尖,叶底不再肥厚,是朵“小芽头”,记忆中的嫩绿透亮的汤色以“浑”代之,特有栗香口味不再醇厚、浓郁反而代之以“淡”。记忆中的信阳毛尖怎么品不出真味了?
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学昌解开了疑团:都是品种引进不当惹的祸。他说,这几年,几乎所有的茶商进入一个误区,都在看外形“美不美”,于是纷纷从福建引进“大白茶”,它的优点是出芽早、产量高、白毫多,而不再有原来品种的特质,这种“小、浑、淡”被消费者戏称“小浑蛋”而“罢喝”,信阳毛尖自己打倒了自己。
信阳毛尖自古为贡品,《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土贡品有茶”。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称的“淮南茶,信阳第一”、茶圣陆羽的“淮南茶,光州上(今光山县)”,成为信阳毛尖的千古定论。1915年,信阳毛尖代表中国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信阳毛尖参加全国绿茶评比,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金奖……
或许是接踵而至的荣誉,使政府、企业、茶农沉浸在陶醉之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信阳毛尖,沦为寂寞的陪衬。
“在郑州北茶城,铁观音成为霸主,普洱紧随其后,信阳毛尖仅占五分之一份额。”郑州北茶城市场部经理高磊说。
走马郑州茶叶批发市场和国香、国际、中陆等“五雄争霸”的茶城发现,铁观音占市场60%的份额,普洱名列第二。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说,2003年郑州茶叶批发市场成立之初,信阳毛尖占主导地位,而现在只剩下不多的几十家。最初,省会市场有1亿元的销量,信阳毛尖销售额为5000万元,现在市场年销售5亿元了,信阳毛尖还是原地踏步。
世界名茶信阳毛尖怎么了?在信阳西山茶厂经理王祖才、广西苍梧县六堡茶商张敬初看来,这是只追求“芽小、芽纯、芽早”造成的恶果,人们都采摘看起来漂亮的单芽,而不愿意采摘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一个采茶高手一天最多能采摘三四斤鲜叶,不仅造成成本大增,也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铁观音是用电锯采摘,一人一天能收一亩茶。信阳毛尖成本高昂,价格昂贵,消费者吃不消,成为致命伤。
千言万语道不尽毛尖之痛
说信阳毛尖,不得不说车云山。说起它们,就会聊起中国千年茶话。“车云山”、“信阳毛尖”,是河南的骄傲,也是难以言说的心病。
车云山位于鄂豫之界,沐长江之雨,浴淮河之风,所产毛尖,品质列绿茶之首。信阳毛尖在国际国内获的大奖,都是在车云山采摘的。然而,记者发现,不少信阳毛尖包装盒上称信阳毛尖多次被国际国内评为金奖,就是没有打出“车云山”商标。信阳毛尖难走出省门、国门,记者问了多个信阳毛尖茶商这其中的缘由,都顾左右而言他。
刨根问底中,云南西双版纳国普茶叶有限公司郑州销售公司经理孙健揭开了谜底:“著名原产地商标丧失了,象征茶文化历史的千佛塔被人为毁掉了。”
惊愕之中的记者了解到,湖北随州人捷足先登,注册了“车云山”商标。湖北的“车云山”毛尖“吃”过山界,信阳的“金字招牌”打不出,不得不进入共用品牌“信阳毛尖”。而“信阳毛尖”在韩国被一茶商注册为商标。
车云山千佛塔位于浉河区董家河境内的车云山村。相传武则天肠胃有疾,药不能治,饮过这里的毛尖后,疾病顿时消除,于是赏赐银两在车云山山顶建立了千佛塔。千佛塔成为河南茶史中一个独特的标志。如今,这一县级文物被人拆毁了,不但如此,千年的御茶园连个碑都没有立,全国各地茶商凭吊信阳毛尖历史的厚重与传承的载体都没有了。孙健和省茶业商会、郑州市茶叶商会、省茶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对上天赐予信阳这么好的“牌”的毁灭惋惜不已。
不重视宣传,让信阳毛尖的复兴代表人物们心痛又着急。
今年3月,一直为信阳毛尖复兴奔走呼号的湖北人欧阳道坤,应邀参加央视《清明问茶——信阳毛尖》。欧阳道坤是“孤孤单单一个人”,而“安吉白茶”是县长带队去的,“恩施玉露”是市长带着土家族歌舞队前往,碧螺春则是空运茶叶到演播室现场炒制。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馆征集中国十大名茶参展,激烈角逐中入选了9个,但苦等信阳毛尖而不到。
省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说,为了宣传普洱茶,普洱市政府实施了科学普洱、人文普洱战略,单是图书出版一项就创造出了惊人纪录,而信阳毛尖只有一个李伟出版的《信阳毛尖》。
记者提出采访信阳毛尖复兴的代表企业——“五云”和“文新”郑州分公司。一家表示没有得到上面授权不敢接受采访,一家虽答应接受采访,但始终没有下文。
信阳毛尖有这么好的王牌却不会打“升级”,江南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严敏、教授薛云建,在《企业研究》刊发《信阳毛尖品牌为何“走不出河南”?》文章,为信阳毛尖鸣不平。
品牌透支的信阳毛尖
为保护信阳毛尖申请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志,信阳市茶叶协会对包装盒进行监制,统一发给信阳制茶企业和茶农,如发现转手或倒卖等,将严惩不贷。
可记者在信阳茶叶市场和郑州几个茶叶城发现,信阳市茶叶协会统一监制的包装盒,随便可以买到,价格在几元至100多元不等。“装上四川、湖北等省的绿茶,就可称是‘正宗货’,可谓处处都是‘信阳毛尖’。”郑州茶叶批发市场一茶商说。
据郑州北茶城和国香茶城的茶商称,为了牟利,一些茶商、茶贩们带领信阳毛尖制茶师傅去湖北、湖南、四川等绿茶产地制作毛尖,等到信阳毛尖上市时再运到信阳,换上包装盒变成了正宗的“信阳毛尖”,这种严重伤害信阳毛尖的造假行为已是公开的秘密。
“不但是信阳的茶农、茶商痛心疾首,我们外地茶商也很担心。这种‘傍名牌’的行为严重透支和损伤着信阳毛尖的金字招牌,任其发展,可能要毁掉信阳毛尖,希望信阳市硬起手腕打假。”安溪铁观音专卖经理李宏华说。
信阳毛尖如何救赎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毛尖?成为越来越多人士思索和求解的命题。
好在,信阳从民间的“蓝天基地模式”,到“文新渠道探索”,再到政府的“茶叶新政”,均表现出了对名茶复兴的强烈渴求。
为了扶植种茶,信阳市集车云、天云、连云、集云、云雾五山之名,组建了“五云茶业公司”,面向千家万户茶农,制定茶叶标准,分购集销,让信阳毛尖与千家万户结盟。“五云”、“文新”、“蓝天”等多家茶企,正带领大家谋求突围,走品牌化运作的复兴之路。
“本地茶种,是信阳毛尖历久不衰的根本。实践证明信阳毛尖是以品质、口味取胜而非以形取胜,引进新品种不重视内在品质,将会葬送信阳毛尖茶的未来。”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学昌如是提醒信阳毛尖决策者。
信阳毛尖至今拿不出一个标准,陷于众说纷纭的争论之中。为了一个条形的大小争得你死我活,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严重制约了信阳毛尖的发展。反观普洱茶在争论中不停前进,一开始只有熟茶被纳入标准,随后生茶也归纳了进来,包容何其之大。铁观音也是如此,为了迎合市场,清香的铁观音大行其道,原有的被称之为浓香型铁观音纷纷让路,从未见安溪人争执。姬霞敏呼吁,兼容并蓄,一致对外,应是信阳毛尖学习别人的地方。
没有赋予文化的茶叶其实就是树叶。反观名茶“孔雀东南飞”,是熟悉市场运作的南方人把文化当做茶的灵魂,作为龙头率先而飞。
典型的例子是,1990年,信阳毛尖拿到国家金奖时,西湖龙井拿的是银奖。近几年,杭州连续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国际名茶博览会、茶文化节、茶文化展,杭州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茶都”,昔日一起打拼天下的西湖龙井借文化内涵,已有了“国茶”之称,信阳毛尖远远被抛在后面;广西苍梧县为打造六堡茶的文化可谓颇具匠心,六堡茶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借文化的软实力,大量销往海外。
“自1992年开始,信阳年年举办茶文化节,每年邀请的都是固定的茶厂、茶商及特邀嘉宾,成为‘自己唱戏自己听’。信阳毛尖要走出去,应在文化上做足功课。”
但是,这“功课”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信阳毛尖到底如何复兴?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恐怕真得好好动动脑筋了。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