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在家,对房子里的卫生状况不甚满意,遂下决心打扫,表面想来,打扫非常简单,但实际做起来,碰到很多问题。问题一,元旦打扫房间,属于集中突破,过后赏心悦目,但没有超过三天,屋里杂乱一如既往;问题二,难点很多,例如油烟机的油网及房间的边边角角,往往耗费很多精力且不如意;问题三,收纳与清洁二者之间难于平衡,收纳有道但往往实用性不足,容易造成卫生死角,不做好收纳的话难以实现整个房间面的整洁;问题四、打扫时间长了犯冒进病,图快,打扫卫生不再精益求精。第五个问题,厨房的油烟机等重灾区,虽然可以解决,但问题重复出现,因为很快就会变脏。等等不一而足,由此联想自己的工作情况,想到“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论题,想到管理,顿生所悟。
针对问题一,打扫卫生非常容易,甚至一团糟,只要通过长时间的集中打扫也能解决,但打扫卫生的根本是保持日常的清洁,之所以会造成三天后反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种长期坚持的制度体系和每日解决清洁问题的“日清”体系,例如:养成不乱放东西的习惯,习惯于归类按照规定位置放东西;垃圾及时清理入垃圾袋,垃圾袋及时清理出屋;厨房饭后立即清理干净,一旦这些生活习惯形成制度,且长期坚持,就不会出现届时集中打扫,但过后杂乱一如既往的情况。联想管理工作,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养成一种制度化?例如每日的工作进行分类,哪几项工作每天按时完工?一旦养成的话,工作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正如一句管理箴言“例行工作法制化,不待扬鞭自奋蹄”。
针对问题二,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工具,即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办法。例如油烟机的油网,清理的话用油烟净和开水清理,清理后用香皂擦拭,下一次再清理起来非常简单。针对边边角角,利用吸尘器这个工具的各种刷头来清理,就会非常简单和快捷;洁厕用洁厕净,地板用地板净,每种垃圾采用专业的合适的工具,其实打扫起来一点也不难。由此想到难以解决的工作难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导致问题积重难解,实际上是自己被问题打败,而不是问题无法解决。简单的工作命令传达可以采用短信作为工具,企业文化的宣传好最好用企业内部邮箱系统作为工具,但从微软的公司看,可利用更好的工具,微软公司会把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印在微软内部年度会议的每个人身带的会议铭牌上,以让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在更好调动团队积极性可以用简单的排名和末位淘汰作为工具,进一步提升团队积极性,更需要一些利益拉动作为工具,等等不一而足,由此想到令一句管理箴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针对第三个问题,收纳与清洁的平衡矛盾。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属于无法调和的矛盾,但用心的一想,其实问题极其简单,因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保持秩序和卫生其实是两个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的取舍,即你想要什么。如果你想要保持卫生,那么牺牲一点整个房间的秩序性是正常的。如果你想要秩序,那么牺牲一点清洁也无可厚非。工作中其实很多工作都是自寻烦恼,因为你有时候会忘记自己的真正需求和目标,不会做取舍。记的鲁迅的一片文章叫做《藤野先生》的,里面有一个细节,鲁迅先生学医画器官图,总想画的漂亮些导致器官的实际位置有偏差,藤野先生这样说“然而解剖图毕竟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变他”。我们做事情也往往是如此,经常被自己的一些另外的想法或者是与主目标有联系但不是主要目标的问题所连累,造成主要目标不能按时或者圆满达成,正如一句管理箴言:“将军赶路,不攆小兔”。
针对第四个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冒进和疏忽,根本原因在于打扫卫生没有标准,正如刷盘子,刷一遍是刷,刷两遍也是刷,刷五遍还是刷,但真正清洁的程度不好衡量。做工作也如此,一项工作是否做好,从管理的角度上讲,同样是做了但如果没有标准的话,实际绩效差异非常大。国内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在其《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讲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在一家名字叫做italian的日本小餐馆刷盘子的事迹。小餐馆要求一只盘子必须洗五遍,第一遍用水冲,第二遍用洗碗精洗,第三遍用凉水冲,第四遍用热水冲,最后一遍再用凉水冲。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工作的标准化定义,成就了日本的制造业的辉煌和日本服务水平的全球闻名。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成功也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标准化。正如企业略管理的名言“一流企业做标准”。
古人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曾经不屑一提,对待“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命题上,也曾对“扫一屋”不屑一顾,通过打扫卫生一事,有所悟,古人的智慧都是值得重新斟酌和学习的,在国际化的今天,很多管理理念都在西化,其实管理的哲学存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是我们自己可能有时候把管理看的太高,而忽略了身边的日常的生活中的管理学。这里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思考,正如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思想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石头缝里也会蹦出思想来”。只要我们用心工作,用心思考,或许管理工作,没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