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与养老金
作者:秦自红
我外婆是农村的,生了三个女儿,我母亲在六十年代就因为进了工厂而成了城市户口不用靠田地为生了。退休后也自然的有养老金。只是二位姨因为是农业户口而没有养老金的待遇。可是事情的转机是1992年,我姨所在的农村生产队的土地全部被征用而成为了城市户口,并且开发商还给她们每个买了养老金,不仅如此,二个姨所在的生产队还因为卖土地得了一笔巨款,这笔巨款的利息拿出来给作为每一位成员的旅游经费。她们的养老金不仅比我母亲的多,每年还可以出去旅游一次。过上了比我母亲更好的生活。
我的娘家就在江西赣州市的南门口的中段,当时的南外派出所旁边。我外婆家就在我们隔壁。我外婆生了三个女儿,我母亲是排行老二。我外婆家是农村的,所在的大队是红旗二队。我母亲从小是干农活长大的,在母亲十八九岁的时候,也就是1962年左右的样子,当时的赣州市的国营工厂正好面向社会招聘员工。条件不限,不管是农要还是城市都不作限制。
于是像往城市生活的母亲便顺利的进了赣南纺织厂,成为了一名纺织工人。而我的二位姨因为在农村呆习惯了不愿意进工厂而错过了这个机会。
做了工人的母亲与二位姨的区别可谓天壤之别。母亲所在的工厂是国营的,当时也没有私营企业了。生病养老生孩子的费用全部工厂报销。当时进了国营单位就等于是给自已的一生买了保险。这一辈子将生活无忧了。
可是我的二位姨呢?则正好相反。
由于她们一直生活在农村,生活上一直都非常的艰苦。她们后来都后悔没有像母亲一样的进工厂,给自已的生活一份保障。而随着年龄的推移,农村的活越做越吃力。我的小姨比我母亲更年轻,因为长年累月的做农活而看起来比我母亲更老。
我母亲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生我们四姐妹造成的身体虚弱还请了三年的病假,在家带薪休息了三年。
比起我的二位姨来说,不知轻松了多少。
如果国家对农村的政策一直不变的话,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话,二位姨的命运是清澈见底的,就是像在农村奉献了一生的外婆一样,在七八十岁的时候,还要在田间地头劳动。只要能动,就要干活,而且是干不完的活。像菜种菜、挖地、施肥、浇水、喂猪、做饭洗衣等等。
影响最深的一次是在我六岁多的时候,我外婆差不多就七十岁了,当时外婆家的饮用水也是去附近的水站挑的。在外婆因为挑水摔跤前一直是外婆的工作。那一天我突然听到有人急匆匆的来到外婆家叫我的小姨,说你家母亲摔跤了,水桶都摔破了。人摔在地上起不来呢?
正在门口玩的我也赶了出去,我顺着小姨去的方向跑了过去,外婆真的摔跤了。坐在地方起不来。
后来外婆说二只腿发软,抬不起来。没有办法后来的水就由我的小姨挑了。
我的二位姨虽然后悔,可是却没有后悔药吃了。这样的好事情再也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母亲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就内退了。在家颐养天年,忧哉忧哉的非常的惬意。
我母亲每次提起这事情的时候都是一脸的幸福,与二位姨相比不知幸福了多少倍。
可是这样的感觉在1992年赣州市城市拆迁的时候就改变了。
我们住的房子是外婆给的一间,后来我们又另外建了二间房子。我小姨家住在我外婆家,外婆的大部份房子与土地全部给了小姨。我母亲只得了一间。大姨则因为嫁到南门口的红旗一队去了而没有与外婆要房子。
我们所在的地区是赣州市的首批拆迁户。我们分了一套二室一厅,而且还没有产权证的。我的小姨因为是农村的便给她们分了一块土地自已建房子。
不仅如此,征用她们土地的开发商还给每个村民买了一份养老保险,而卖土地又得了一批巨款。这笔巨款便存在生产队的账户上,每年的利息可以让她们全部出去旅游一次。小姨的养老金比我母亲的退休工资还高。可真是羡杀了原本很自得的母亲。
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朝臣子一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