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托管班(家庭托育点)可以依法办理相关证件,具体政策与场地要求如下:
一、能否办证?
家庭式托管班需通过 注册登记 和 备案 程序取得合法资质:
注册登记:
举办营利性家庭托育点,需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 “家庭托育服务”。
备案:
登记后需向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提交营业执照、场地证明、照护人员资质等材料。
卫生健康部门核实信息后发放备案回执,并公开备案状态。
二、政策要求
收托人数与人员资质:
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史,无犯罪记录。
具有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相关经验或专业背景,受过婴幼儿照护、急救、消防等培训。
每 1 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 3 名婴幼儿。
每个家庭托育点收托人数不得超过 5 人。
照护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其他政策规定:
需取得住宅所在本栋建筑物内或同一平房院落内其他业主的一致同意。
名称中需注明 “托育” 字样,服务范围需明确 “家庭托育服务”。
若自行加工食品,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登记证。
三、场地要求
面积与环境:
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得小于 9 平方米。
场地需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温度适宜、照明舒适,不得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三合一” 场所或彩钢板建筑内。
安全与设施:
房屋结构、装修材料、家具用具需符合国家安全质量和环保标准,满足抗震、防火、疏散要求。
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消防救援的障碍物(如铁栅栏、防盗窗)。
需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对婴幼儿活动区域全覆盖,监控录像保存期不少于 90 日。
场地证明材料:
提供房屋产权证、不动产权证或租赁期限不少于 3 年的租赁合同。
自建房需提交房屋竣工验收合格或安全鉴定合格证明。
四、注意事项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可能在细节上有所调整(如新疆要求提供心理健康测试),建议结合当地最新政策。
合规经营:需定期自查消防、卫生等安全隐患,确保符合《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指南(试行)》等规范。
总结:家庭式托管班可通过注册登记和备案办证,需满足收托人数、人员资质、场地面积、安全设施等要求,具体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