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底盘件中的支重轮(又称托链轮或履带滚轮)是支撑设备重量、引导履带运行并承受冲击载荷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行走效率和使用寿命。以下是优质支重轮的生产工艺核心要点及评判标准:
材料:
轮体:高强度合金钢(如42CrMo、50Mn),要求抗拉强度≥850MPa。
轴套/轴承:高铬合金钢(如GCr15)或铜基自润滑衬套(适用于无润滑工况)。
热处理工艺:
轮面淬火:中频感应淬火,表面硬度达HRC 55-60,硬化层深度≥4mm(如深层渗碳淬火)。
芯部韧性: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保持芯部硬度HRC 28-32,避免脆裂。
锻造工艺:采用闭式模锻,确保金属流线连续,减少内部缺陷(如折叠、气孔)。
车削与磨削:
轮面粗糙度≤Ra 1.6μm,圆度误差≤0.05mm(降低履带磨损)。
轴孔公差控制在H7级(与轴配合间隙≤0.03mm)。
多级密封:
主密封:丁腈橡胶(NBR)或氟橡胶(FKM)双唇密封,防泥沙和水分侵入。
辅助密封:迷宫式结构+金属防尘圈(如KAYTON型密封)。
润滑设计:
长效锂基润滑脂(NLGI 2级),填充量≥腔体容积的80%。
部分高端型号采用集中自动润滑系统。
激光焊接:轮体与法兰焊接,焊缝强度≥母材的90%(无气孔、夹渣)。
动平衡测试:转速≥200rpm时,残余不平衡量≤5g·cm(ISO 1940标准)。
耐磨性与寿命
台架测试:模拟10,000小时工况后,轮面磨损量≤1mm(ASTM G65标准)。
表面硬度梯度:硬化层与芯部硬度过渡平缓(避免剥落)。
承载能力
静态载荷:承受2倍设备工作重量无塑性变形(如20吨级挖掘机支重轮需承载≥40吨)。
动态冲击:通过10万次冲击测试(振幅±5mm,频率5Hz)无裂纹。
密封性能
IP等级:IP69K(防高压水冲洗和尘侵入)。
泥浆测试:在含沙量5%的泥水中连续运行500小时,润滑脂污染度≤NAS 10级。
尺寸精度
轮缘厚度公差:±0.1mm(确保履带对中性)。
轴向跳动:≤0.1mm(防止履带跑偏)。
环境适应性
低温韧性:-40℃下夏比冲击功≥27J(防止寒区开裂)。
盐雾腐蚀:1000小时中性盐雾试验无红锈(ISO 9227)。
重载工况(如矿山):
选择深层淬火(硬度HRC 58以上)+ 加强型轴承(如圆锥滚子轴承)。
多泥沙环境:
优先选用全封闭式密封(如KAYTON + 磁力油封组合)。
经济型需求:
可验证国产高端型号是否通过CE或ISO 9001认证,并索取耐磨测试报告。
早期磨损 → 热处理硬度不足或硬化层过浅。
密封失效 → 橡胶材质不耐高温或装配公差过大。
轮体断裂 → 锻造缺陷或芯部韧性未达标。
优质支重轮的溢价可通过减少更换频率和停机时间(如寿命延长30%)抵消。建议结合设备工况、维护成本和品牌售后综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