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食用菌》报道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良种蕴藏的效益潜力是显著的;一个劣种导致产业的覆灭也是惊人的。对此,每一个食用菌生产者都有切肤的感受。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给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使我国迅速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兴衰,与高质量菌种的研制、保藏、复壮、营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国已经具备一支颇有素养的菌种研制技术队伍,他们分属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其直属单位,这是我国育种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提高我国食用菌生产质量,菌种必须纳入科学化、专业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这是业内同仁的一致看法。
一个优良菌种的问世,需要耗用科研人员几年的心血,这和培育水稻、小麦新品种没有什么两样,新品种诞生了,没有《菌种法》的保护,谁都可以拿去以赢利为目的进行繁殖,菌种质量得不到保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制种工艺简单,易学易做,价无定规,利润丰厚,诱使人们铺天盖地操起菌种生意,数不清的“研究所”、“公司”、“中心”应运而生,只要依样画葫芦会做试管、会装瓶子、会填袋子,不管怎样粗制滥造,谁能说那不是菌种?比起其他行业更容易捞钱。无怪一个县,有的竟有几百家菌种厂,这样众多的厂家,究竟有多少是经过资格认定和质检认可的?
2.制售菌种人员专业和文化素质不高,有些甚至从未经过专业培训,只是耳濡目染学来的一点知识,由于业务素质不高,为了赚钱有时不惜不懂装懂,胡诌乱侃,误导客户,不负责任,造成引种者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
3.虚假广告泛滥成灾。夸大其词,无限吹嘘不仅常见于各种地方性小报,更有甚者,有的为了扩大广告效应,不惜高价动用地方广播电台而更具欺骗性,他们的一贯伎俩是把某一种菌的产量、单价、效益夸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特别是承诺“回收产品”等,极具蛊惑和欺骗性,受害的对象多为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民或刚从事食用菌生产人员。
4.菌种改头换面、无限炒作。目前我国销量最大的是平菇菌种,其广告宣传目不暇接。许多菌名想怎么叫就怎么叫,粗略统计也有近两百个,这么多的“品种”出自何处,是科研单位培育的吗?绝对不是,是有些地方或单位把若干个菌株翻来覆去炒出来的。许多是同种异名,商业炒作是建立在弄虚作假、惟利是图的基础上的,谁都明白,广告做得越“好”,回报也就越高。
5.压价是劣质菌种的生存手段。只要不是牟取暴利,菌种早已形成一个公认的基本价格,并且已经运作多年。一些劣质菌种的厂主以“一个便宜三个爱”的战术压价,以此和正规厂家抗衡。这种办法的恶果是:农民省了几个小钱,但占小便宜吃大亏。菇农得出的结论是:用正宗优质菌种一年致富,用便宜水货菌种三年受灾。
6.故弄玄虚,蒙骗人。有些诈骗者总是把目前还不可能商品化生产的“冬虫夏草”或其他可生产的常见品种中,用它们的俗名来糊弄人,如仙人伞(即竹荪)、舞茸或千佛菌(即灰树花)、灵芝等大登广告进行宣传。其目的是骗取高额菌种费(有的全是假菌种)、“资料费”、“培训费”。电视台、广播电台一度披露过,公安部门打击过,但是只要风声一过,马上又死灰复燃。武汉有许多生产冬虫夏草假菌种的窝点,其“厂”家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故此,振兴我国食用菌产业,必须从清理菌种市场入手,必须用法治手段正本清源,有效遏制一切非法的制售活动,否则业内将永无宁日。
现在专业户最爱问的一句话是“种什么菇最赚钱”,每每涉此确有苦涩之感,但破解之法:一是抓住时间差,搞反季节栽培,真正做到众无我有,但要考虑自身条件,因地制宜。要掌握和学习有关技术,还要警惕不懂装懂的伪科学宣传,不能再上当受骗。二是开发珍稀新品种,调配大众口味,提高消费档次,更新观念大胆领先,要敢于自己先吃螃蟹。三是规模化生产,适应国际市场,要搞联合开发,打开出口渠道。老一套,墨守成规,小打小闹,越走路越窄,没有出路。
搞好以上三则,离不开新品种,好菌种。依靠谁,依赖谁,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