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何以狂读书?其因绝非古人比今人明事理,而是“学而优则仕”的机会诱惑太大,其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如清朝,秀才可免赋税徭役享受助学补贴,举人可享受生活补贴且位列公务员系列;进士再不济亦为处级干部,前三甲就职各部委,一甲之状元、榜眼、探花直奔厅级干部留用
此即古人狂读书之故。常言道:“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但现实恰与反之:不怕没准备,就怕没机会。“强人”虽可预见机会而早准备、早努力,但我等多为凡夫俗子,只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独愿每次努力皆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诸多企业员工却难得此遇。如,有的企业坚持“任人唯贤”,此机会诱惑貌似甚巨
但其常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对如何用、用何人、何时用、用何处、不用怎么办等等皆无量化标准,亦无科学、合理的用人依据,结果仍是管理者“想用谁就用谁”,而非“该用谁就用谁”。遭此境遇,员工多必感同爬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就是没有出路。终因失去方向感、目标感而始于懈怠、行于懒散、终于颓废。此如“打怪升级”电子游戏
升级标准极为量化,故游戏玩家宁愿死人也不愿死机;反之,若游戏无升级量化标准,仅一句“好好打就能升级”,结果必成“尽管我知道正确的做法,但我无法做正确的事”。或有同志藐视本人思想功利化,或将视为“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但本人姑且认定其乃“识时务者为俊杰”。况且,个人为其每分辛劳付出寻求收获何曾有错?下属乏有工作自觉并非不明事理,只因乏有能诱发自觉的管理环境。故而,管理者切莫指望通过启发自觉诱发下属积极性,切莫视下属为不明事理之人,否则,醉不明事理之人即为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