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P(Sustainable Garment Production,可持续服装生产)验厂通过后,企业需持续满足其后续要求,以维持认证资格并推动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改进。这些要求涵盖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复审、透明度维护、供应链协同管理四大核心领域,具体内容及实操建议如下:
一、持续改进机制:从“合规”跃迁
SGP验厂并非“一劳永逸”,而是要求企业建立动态改进体系,通过数据驱动优化管理。
1. 目标设定与进度追踪
核心要求:每年制定《可持续改进目标》(如降低能耗10%、减少废水排放15%),并分解为季度/月度计划;
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监控进展(如单位产值能耗、废弃物回收率);
每季度向SGP提交《改进报告》,包含数据对比、挑战分析及解决方案。
实操建议:SMART原则:目标需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ound)。例如,将“降低能耗”细化为“2024年Q3前,染色车间单位产值能耗从80kWh/吨降至72kWh/吨”;
数字化工具:引入能源管理系统(如施耐德EcoStruxure)或可持续管理平台(如Sustain.Life),自动生成数据看板并预警偏差;
员工参与:将改进目标纳入员工KPI(如生产线能耗降低与班组奖金挂钩),并定期公示进展(如车间看板更新月度数据)。
案例参考:
某工厂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实时监控能耗,发现空压机在非生产时段空转,调整后年节约电费12万元,并因此获得SGP“年度改进奖”。
2. 纠正与预防措施(CAPA)
核心要求:对验厂中发现的轻微不符合项(如化学品存储区未张贴警示标识),需在30天内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据;
对严重不符合项(如使用童工、未处理危险废弃物),需立即停产整改,并在90天内通过SGP复审;
建立《风险预防清单》,识别潜在问题(如供应链中断、法规更新)并制定应急预案。
实操建议:5W1H分析法:针对不符合项,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六个维度分析根本原因。例如,某工厂因未记录废弃物转移联单被扣分,经分析发现是流程缺失(未明确责任人)和培训不足(员工不知要求);
PDCA循环:按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闭环管理整改。例如,针对化学品泄漏风险,计划安装防渗地板(Plan),采购并安装(Do),测试防渗效果(Check),将经验纳入SOP(Act);
模拟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如火灾、化学品泄漏),并记录响应时间、资源调配等数据以优化流程。
二、定期复审:保持认证资格的“年检”
SGP认证通常有效期为1年,到期前需接受复审,内容与初次验厂类似但更侧重改进成果验证。
1. 复审流程与关键节点
流程:提前3个月:向SGP提交复审申请及《年度可持续报告》(含改进数据、案例、挑战);
现场审核:审核员检查文件(如培训记录、检测报告)、访谈员工(随机抽样)、实地查看设施(如化学品存储区、废水处理站);
整改反馈:若发现不符合项,需在15天内提交整改计划,并在30天内完成整改(严重项需90天内复审)。
关键节点:数据真实性:复审重点核查改进数据是否真实(如通过系统日志、第三方检测报告交叉验证);
员工访谈:审核员可能通过“匿名问卷+现场访谈”确认员工对政策(如反骚扰、加班规定)的知晓率;
供应链穿透:若涉及二级供应商,可能要求提供其合规证明(如BSCI认证、SGP验厂报告)。
2. 复审避坑指南
常见雷区:数据造假:如篡改能耗记录、伪造检测报告;
整改流于形式:如仅张贴警示标识但未培训员工;
供应链失控:二级供应商出现违规(如使用童工)导致牵连。
避坑策略:留存原始记录:所有数据(如考勤、能耗、检测)需保留原始文件(如纸质记录、系统截图),避免仅依赖汇总报表;
整改闭环管理:使用“整改任务看板”(如Trello)跟踪进度,确保每个不符合项有责任人、完成时间、验收标准;
供应链协同审核:与二级供应商签订《合规承诺书》,并定期抽查其记录(如每月要求提供工资单、考勤表)。
公司可经营多种欧麻验厂及ISO体系认证:如ECOVADIS、ISO9001、ISO14000、ISO45001、ISO22000/HACCP、ISO13485、BSCI、SMETA、SA8000、 GRS、RCS、GOTS、OCS、RWS、RDS、欧麻认证、GMI、FSC/PEFC、GMPC/ISO22716、CGMP、GMP、FDA等验厂辅导,服务区域全国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各国家。欢迎致电本公司更多咨询!
PRIMARK作为全球的快时尚零售商,其验厂标准(通常涉及社会责任、环境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以严格性、全面性、持续改进导向为核心特点,旨在确保供应链符合国际劳工标准、环保法规及品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是PRIMARK验厂标准的主要特点及具体解析:
一、核心标准严格,对标国际高要求
PRIMARK的验厂标准融合了国际公认的劳工权益、环境管理框架(如SA8000、ETI基地准则、ISO 14001等),并针对快时尚行业特点细化要求,其严格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劳工权益零容忍:禁止童工与强迫劳动:明确禁止雇佣15岁以下(或当地法定低工作年龄以下)儿童,以及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如扣押身份证、抵押工资)。
工时与薪资合规:严格执行每周工作不超过48小时(含加班),加班需自愿且支付1.5倍以上工资;确保薪资满足当地低工资标准及法定福利(如社保、年假)。
反歧视与自由结社:禁止基于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的歧视,尊重员工自由结社权(如允许成立工会或员工代表委员会)。
环境管理高标准:化学品管控:要求供应商符合ZDHC(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标准,禁止使用APEO、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并定期检测废水、废气排放。
废弃物减量:强制实施废弃物分类(如可回收、有害、其他),并设定减量目标(如每年危废产生量降低10%)。
能源与水资源效率:鼓励采用节能设备(如LED照明、余热回收装置)及节水工艺(如冷轧堆染色),减少单件产品资源消耗。
产品质量与安全:符合目标市场法规:产品需通过欧盟REACH、美国CPSIA等法规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如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
物理安全要求:儿童服装需符合“无绳带、小零件”等安全标准,避免窒息或缠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