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世纪末叶以来,宝石琢型的设计及加工技术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宝石琢型设计中的应用,摆脱了传统的手工设计与计算分析方法,使设计效率大幅提高。随着宝石加工设备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过去一些难以加工的宝石琢型设计或设想也能实现。因而,新的宝石琢型不断涌现,使宝石更加多姿多彩。以下简单介绍一些现在宝石琢型的代表——标准圆钻的发展状况。
钻石的标准圆形明亮琢型(标准圆钻型/图一)有多种理论比例,即美国理想琢型、艾普洛琢型、斯堪的纳维亚琢型、国际钻石委员会琢型等,由于它们的切磨比例和角度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所以加工出来的钻石的光学效应有一定差别。1977年,日本人shigetomi第一个推出了具有八心八箭效应切工的钻石。这种切工的钻石不仅具有良好的亮度和火彩,而且在firescope(一种专门用于观察评价切工质量和对称性的放大镜/切工镜)下,从冠部向下观察可见到呈八支对称箭状的亭部映像图形,而从亭部向下观察可见到呈八颗对称心状的冠部映像图形(图二),故被称为八心八箭琢型或丘比特琢型。由于这种切工的钻石被赋予了似“爱神之箭”和“永恒之心”,意喻爱神丘比特的特殊含义,所以自推出后在日本及欧美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结婚族莫不以拥有一粒代表爱情至上的丘比特切工钻石为荣。其约在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实际上,八心八箭琢型是标准圆明亮琢型切工的进一步改良。产生八心八箭图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严格的对称性,才能保证心、箭图像的对称及比例恰当;二是要有严格的切磨比例和角度,才能形成八心八箭效应。八心八箭钻石的切磨比例大致为:台宽比55%~57%,冠角34°~35°,亭角40°~42°,亭深43%~44%。但是这种切工对材料的损失较大,原石到成品的出成率约为35%,因而具有八心八箭效应的钻石在价格上一般要贵20%~30%。
现在,八心八箭效应已成了珠宝首饰商业上一个新的卖点,加上它对切磨比例和对称性的要求极高,对材料的损耗较大,人们冠以八心八箭为钻石的最完美切工,售价自然较高,于是八心八箭也成为现代钻石切工评价的标准之一。另外,由于八心八箭是一种标准圆明亮琢型所具有的光学现象,与宝石材料本身无关,无论是钻石还是仿钻材料,只要具备产生八心八箭的条件,均可产生八心八箭效应,因而除钻石外,合成立方氧化锆(cz)等仿钻材料也常加工成八心八箭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