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自己的三维打印公司,成为中国三维打印领域领跑者……研究生还未毕业的袁大伟,创业不到两年已颇有成果。独立研发出用于废水处理的重金属离子捕集剂,销售突破百万元……90后清华学生陈家轲的创业成绩同样不俗。
在清华大学里,像袁大伟、陈家轲这样的在校创业的青年还有很多:幻腾智能家居、方舟万宝可穿戴健康监测手环、孕橙助孕体温计等都来源于一个个有想法有激情的青年团体,他们有个共同的家—清华x-lab,即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也被称为清华x-空间。“x”寓意探索未知、学科交叉,“lab”彰显该平台的体验式学习、团队工作特点。
选择创业的清华学生是幸福的,清华x-空间面积500多平方米,分为工作空间、可视频会议室、活动区等七个工作区,可以同时容纳180人进行实践和交流。
这是个跨学科的平台,14个院系联合共建,培养学生有预见性的判断力
在清华x-空间里,随处都充满着专注与热情。2013年4月创立至今,已有学生和校友8000多人次参与各类创意、创新、创业课程。
“让他们学会对事物的判断带有预见性,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建表示,理性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是清华x-空间想要传递给学生的观念。
清华x-空间的培养核心是跨界交叉与体验式学习。这种交叉最直观的是学院教育互动。
清华x-空间由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14个院系联合共建,平台突破传统大学教育缺乏跨学院跨专业融会贯通的局限。《创业管理》《新技术商业化》《创业营销实务》等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课程均整合了校内外的优秀资源,广邀相关学界、业界精英前来授课。寒假前,清华x-空间还启动了“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学生可围绕“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实践交流”三个板块进行系统学习与实践。
“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拥有跨学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同时善于整合资源,发现创新创业机会。”高建说。
创业者的创新意识与内在驱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多种前沿的信息在清华x-空间里交汇,会让参与者感觉身处世界前端。
毕业于经济管理学院imba项目的创业者马涛说,这是他第二次进行创业,清华x-空间让他突破第一次创业时自我摸索的模式,“在这个环境中,无论是自我学习、课程学习还是项目学习,都能够找到对应的渠道。”
这是个资源汇集的平台,创业团队在这里可以对接到所需资源与人脉
“如果没有清华x-空间,我的创业之路会无比艰难。”袁大伟这样形容x-空间的价值。清华x-空间不仅有导师指导与系统课程,这里还是一个资源聚集的平台。创新创业团队在这里可以迅速寻找和对接到所需要的资源与人脉。目前,已有120余个团队通过或正在通过清华x-空间注册成为公司。
几十位当今中国活跃的商界和投资界人士受聘成为“驻校企业家”和“驻校天使”,定期到清华x-空间为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陈家轲在这里遇到了他创业路上的伯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x-空间学术主任张帏。在张帏的带领下,陈家轲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创业挑战赛,听取了专业人士对于创建公司、寻找团队的建议,随后他的技术被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公司看中。“前期如何做项目,后期怎样获取融资,怎样搭建公司的股权架构,这些都是我在创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清华x-空间给我一个平台听取前人的想法与经验,也能与更多正在创业中的伙伴们相互学习。”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法国电力、ib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与清华x-空间建立了对接合作。100多家投资机构可以为学生项目的实施提供融资服务—创立不到两年的清华x-空间,已有30多个团队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5亿元。
清华x-空间自身的品牌效应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创业之初的团队规模小、产量少,许多企业质疑他们的能力,学生们就请他们来这里进行参观。“亲眼看到这里的创业氛围和我们的工作状态,许多公司开始对我们产生信心。”袁大伟说。
这是个关注人才培养的平台,对创业学生更有耐心,愿意拿出时间进行辅导
相比8年前第一次创业,马涛明显感受到当前整个社会对于创业的关注。“最近参加了一个天使投资大会,有三四百个投资者出席,热情超出想象。”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高校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在清华x-空间举办的“校长杯”创新挑战赛上说,创新创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希望清华能够走出一大批这样的人才。而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本身就为创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马涛认为,相比社会上偏重于商业开发和投资回报的创客空间,高校组织创业平台更关注创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进步。有专家表示,高校搭建的创业平台因其所具有的公益性,对创业学生更有耐心,也愿意拿出时间进行系统的教学和辅导。
国内不少高校也都在探索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将“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实践群体;温州大学成立了实体的创业人才培养学院,通过开设创业先锋班、经理成长班、企业接班人班、创业管理双专业班等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探索和尝试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既发挥了高校在多学科合作培养交叉人才上的优势,也能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这些探索,将为更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人民日报》2015年2月9日15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