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创业路上,并非总是一片欢声笑语,也有失败者的暗自嗟叹。大学生创业难在哪里,容易走进哪些误区?应该如何破解难题?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对此进行采访,为大学生群体(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走出“创业十八弯”支招。
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
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在我省多所高校担任创业导师的海南小嗨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蒙钟彪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许多人将商业模式、创业思路付诸纸面时都很吸引人,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许多方案缺乏现实基础,不具备实操性。”
蒙钟彪认为,大学生创业要从“实战演练”里出真知。当前,许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上采取“校企合作”开门办学的方式,组建专聘校外师资队伍,把企业的成熟经验融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中。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专 业资源,提前预判和规避创业路上隐藏的“暗礁”。
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创业不能盲目跟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应把对创业成功的渴望化为内心的坚守,充分利用创业优惠政策和学校、政府提供的相关指导培训,学习创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踏踏实实为创业做足准备、练好“内功”。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到企业里跟岗实习,把自身技能和企业需求从‘脱节’变为‘接轨’。”蒙钟彪说,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更容易适应互联网环境,对新媒体应用得心应手,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和点子。同时,企业也应主动对接当代大学生,让成熟的商业经营文化和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
建议:企业、专家“陪跑” 助力大学生创业
据了解,大学生创业目前Z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资金、项目和能力。目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资金来自家庭。缺少资金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瓶颈。蒙钟彪表示,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的不光是大学生创业者,很多企业也面临着资金不足带来的各种挑战。“资金有时只是一个表象问题,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模式运转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
蒙钟彪说,大学生创业项目如果很有吸引力,就能顺利获得投资公司的青睐。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科学组建创业团队。团队是创业者的创业基石,在组建团队时,合伙人要尽可能形成能力和资源互补,让团队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等达到“1+1>2”的效果。
有调查显示,在创业项目上,目前大学生创业集中在缺乏新技术的低端领域。许多大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和技术资源进行创业。有关专家表示,高校需要建立科技转移的长效机制,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与新项目相匹配,积极利用好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目前,蒙钟彪正着手发起建立海南大学生创业联盟,聚集企业资源带动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他呼吁更多专家、企业主动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合伙人”,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驱动各生产要素间的交流,更好地孵化大学生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