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都有一个标价,标价是否合理将会以市场的接受程度为准,短期不合理的定价一定会向长期的合理的定价变动。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受到任何人为的干预而停止;人为因素只能加速和减缓价格的变动速度。
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后一直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拿低薪,消费高价商品。计划经济时代一直是农村和城市两种待遇,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消费的知情权被层层盘剥了。目前中国的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主要体现在:中国的税收过重、流转的环节过多。
我们消费的电子产品的产品周期短、周转的环节少,销售的价格相对比较透明。我们消费的其他产品周期相对较长或者流通周转环节多的销售的价格就比较偏离产品的价值。比如我们国内的汽车消费,我们消费的汽车的成本就比国外要高的多,深圳和香港一河之隔,两地的汽车消费的待遇就不一样;同样的款式、同样的车型,深圳的支出成本是在香港的1-2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平衡,更多的厂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在质量方面做文章,结果是内地的消费者表面上买了便宜的车辆,实际是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和保障性,损害的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形象。
以前不知道我们穿的衣服和鞋的成本和销售价格的价差,最近去一些知名的鞋厂和服装企业去调研,我们发现我们买的衣服和鞋支付了大量的不合理的费用。一双400-600元的鞋的制造成本不到50元,女士的鞋的成本更低;就算nike等国际品牌,在国外一双鞋只需要十几美金(合计人民币100元左右),而在国内一双鞋动辄五六百元;这些鞋都是在国内生产,到美国还包含了长途运输费用。
我们的生活中的水、电等公用的生产资料却便宜的惊人,大量的浪费随处可见;我们的环境在不断的被破坏,我们的后代在不断的为我们破坏资源而买单。这些资源价格一直被压制,总是被冠以不能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为由而实行计划管制。
我们的金融市场也是如此,人民币不能自由流动,导致了国内的有价证券过热,在国内很多不值钱的企业股权因为短期的资金流动过剩而贵的离奇,最终还是一些不懂的老百姓为这些高价的股权买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的抬升地价,制造紧张效应,最终老百姓花高价买了并不值的房子;当百姓怨声载道之时,政府通过媒体把房价上涨的过错转嫁给开发商,当开发商降价销售之时,政府高价开出的地价流拍自然就很正常了。
我们不能老是牺牲我们自身的权利来为某些利益集团做贡献。我们要通过我们自己的主见去申诉,另外要学会保护自己。尽可能不要去消费将来会大幅贬值的产品,要通过各种渠道把繁重的赋税降低下来,真正的把财富用之于民,返还于民。投资房产和股权一定要注意,房子除了中高端的稀缺的其他的是不能投资的(以二十年至三十年的眼光来看)。股权更要注意,一定要投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存活的概率较高,至少不会渣都不会没有。
好东西要有好价格,消费的时候要学会选择性价比好的产品,投资的时候也要学会选择性价比好的股权。如果持有的好东西,一旦价格过于涨的离谱之时,该抛售之时也要坚决抛售。